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1 / 2)

加入书签

天气炎热,柔仪殿的门窗都敞着,以便通风。这时灌进来了一阵清凉的风,朱高煦忽然间觉得舒适了不少;而刚才他一直在谈海上的事,他便隐约觉得这阵凉风、就好像是海风一样。

在某一刹那间,不知怎地,他记忆中的某个片段被唤起了。

(很久以前的往事,他在沿海漂泊时、结识了一个退伍的中年朋友。有一次,俩人在海边聊到了深夜,说了太多话,大多都忘了、反正不是重要的话。但那个朋友的一些片言只语,忽然冒到了他的脑海中:女人最在意的还是自己,其次是她的孩子,再次是男人。)

朱高煦忽然觉得,那句话好像挺有道理。

朱高煦走神时,陈氏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让人有点恍惚:“陈正元还小,他身边没有个亲近的人,臣妾不放心。安南国很乱,国中那些文武恐怕不会听一个孩子的话,陈正元现在须要臣妾辅助。”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

陈氏又道:“臣妾也不愿离开,只是放心不下孩儿,回国后定会守节明志。只待安南国的形势稳固,若圣上不嫌,臣妾再进京面见圣上。”

朱高煦不置可否,他忽然预感到,如果不强迫陈氏,她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即便有男尊女卑的伦理礼教约束,年纪稍大有阅历的妇人、但凡自己有点本事,似乎不太愿意依附于男子;毕竟确实也不一定能靠得住。

比如沈徐氏也是这样。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生气,他当初去寻找王后陈氏,同样是出于一种政|治结盟的考虑。他也觉得陈氏的想法,大概是可以理解的。

他早已没有了要死要活、难舍难分的执念,但想到很快就要分别,情绪仍然笼罩在一种伤感之中。

“也好。”朱高煦道,他转头看着陈氏,露出了一丝微笑,“朕便期待着重逢的日子。”

陈氏却忽然咬了一下贝齿,神情看起来有点难受,接着又幽幽叹了一口气。她做了一会儿琐碎的动作,抬起头小声道:“臣妾等启程之前,能再与圣上见一面么?”她说罢,脸颊上顿时出现了隐约的潮|红。

朱高煦点了点头。

永乐初,他率军征安南国时,听说了当地的一个习俗。据说当地女子要成亲的前夜、或者要与相好的人分开时,要去陪相好睡一晚上。安南国的部族(民族)很多,也不知道那是哪个部族的习俗,反正很多都与大明不太一样,比如同姓通婚。

刚才陈氏的暗示,难道是说、朱高煦是她的相好?朱高煦没有多问,也实在觉得,没必要强求她的意愿。

陈氏屈膝执礼告退,接着她便从北边的殿门离开了。但朱高煦看见了地上的影子,她走到门口时,似乎站了一会儿,还回头看了一次。

朱高煦没理会这些小动作,他呼出一口气,独自坐在这里,开始埋头琢磨桌案上摊开的几张地图……

按照大明朝廷部署战役的习惯,一般是从京师任命带兵武将,然后派遣一部分京营精锐、以及战场附近调集的卫所军,组成一支军队,如此进行战役。

安南国东关地区有近八万军户,再从广西广东两地调集卫所军户,便能凑够兵员;现在需要考虑的是,从京师调遣精锐南下,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京营将士增加明军的战斗力。

京营各部已经装备了大量火炮、火器。汉王炮问世之后,几经改良,现在有“天、地、玄”三种字号、口径不同的火炮;除此之外,正规军还装备有攻城的臼炮“洪武大炮”、生铁雷等军器。

臼炮就是当年的洪武大炮改进版,内|战时期,汉王军因为没得到山西官府的铸钢大炮技术,只能改用青铜、用来铸造洪武大炮。后来南署铁厂发现,青铜铸炮可以让洪武大炮的口径更大,于是洪武大炮演变成了一种青铜炮。

京营还有大量的“春寒”火绳枪,分轻重两种型号。重铳主要对付有甲目标,需要支架才能发|射;轻铳的口径小,比较轻便,用于对付一般的叛军。

调动京营远征,要携带大量火器装备,最好是走水路。海军战船大量出航之后,现在海上运力不足、风险也比内河大;所以朱高煦认为走内陆江河,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以巢湖水师(明朝最大的水军正规军)为主的船只,可以运送三四万京营将士、以及随军的大量枪|炮弹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