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过节(2 / 2)

加入书签

在青源,有几样吃食是过节一定要准备的。

一是月饼,常见的就是枣泥和五仁,牛肉是兆筱钰要求加上去的。她把牛肉晾成干,用野山椒炒的油爆爆的,浸在红油里,那滋味儿…真是巴适的板!

二来就是糍粑,糍粑的吃法有很多种,炒菜、熬汤,兆筱钰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吃法还是蘸着炒香的黄豆面子,再浇上热滚滚的红糖,焦香弹牙的糍粑在红糖的包裹下糯感十足,一口咬下去...

兆筱钰舔了舔嘴唇,目光不自觉的移到了廊下。

再来就是鸭子,这里人不常吃,大部分人家都是整只丢在砂锅里煮。

清汤寡水的有什么意思,兆筱钰决定做成板鸭,在试验了几次之后...她盯着着廊下挂着的一排红里透黑的鸭板,咕嘟咽了口口水。

还有就是桂花酿,河对岸的坡地上有两棵老桂树,赵老爹舍不得砍,留在了地里。

一开始兆筱钰还想试着酿酒,后来在经历了纺羊毛不成线,做鸭绒被发霉,制羊奶粉变黑灰(那次她烧漏了奶锅,差点儿炸了灶糖),养螃蟹死绝,种菱角没活却染臭了一池水...等一系列失败打击,以及大家一致的‘劝说’下,兆筱钰最终放弃了酿酒的计划。

当然,俗话说得好,‘秋风起,蟹脚痒’,在她看来,中秋节最重要的还是吃螃蟹!

可惜...

兆筱钰默默抵着泛苦的牙根儿,喝药的时间远比她预期的还要长。她不是没有反抗,可颜傅在这一点上非常强硬。她常常生火的时候哀怨的对着包药的糙纸运气,然后狠狠的挼成一团丢进灶洞,好像这样就能减轻嘴里的苦涩。

孩子们向往的池塘早就挖好了,就在溪口边上,不过种藕和荷花的愿望却迟迟没能实现——市面上根本没有卖莲藕种子。

池塘的周围开了一条羊肠道,外面种了一圈向日葵,这玩意儿很吸水,种的时候正好赶上高温雨季,现在有的已经开花了。

亭子还没来得及修,实在是他们都太忙了。

一千多亩地,几十口人一天的嚼用,还要同时照顾五个孩子,兆筱钰整天忙得脚不着地,幸亏还有赵老爹和刘氏帮衬着,否则她就是累死也顾不过来。

蝗虫小队也很辛苦,他们分成了三组,傅勇带队进山开矿,魏五带人远走西北送货,颜傅领着高黑等人没日没夜的烧窑、碾粉、提纯、配料...时刻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房子给炸了。

...

赵老爹回来的时候仍是载了满满的一车东西,大部分是赵家堡的友邻相亲们送的,刘氏一股脑儿的搬到了青源村。

“娘你咋不给我弟留着?”赵茂每天还是要回家的。

“他又不搁家吃,这些东西不能存。”还有一句话刘氏没说,她要是把东西留下,指不定便宜了哪个。

兆筱钰无奈的从车上抱下一筐鸡蛋,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倒腾来倒腾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情谊吧。

这个中秋过的相当热闹,晚饭过后,大家一起去池塘边赏月。

兆筱钰偎在颜傅的怀中,遥望着白玉盘似的月亮,心里默念起那句最经典的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