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铁路大跃进(2 / 2)

加入书签

铁路虽然赚钱,但是投资铁路更花钱!

因为大唐铁路总公司,赚钱的铁路要投资,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也要投资。

如果是普通的铁路企业,肯定是只投资赚钱的铁路线,但是李轩规划下的大唐铁路总公司,却是需要承担在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不管是赚钱的还是亏本的,都得建。

比如说未来深入西北地区的铁路,从商业角度来说肯定得亏死,但是未来铁路总公司照样得建,因为这是国防需求,关乎着帝国的西北战略。

当不赚钱的铁路建多了,以后铁路总公司负债几个亿都是轻轻松松的。

要不然,李轩为什么会让大唐铁路总公司彻底垄断帝国的铁路经营啊,就是因为和西羊贸易公司一样,这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商业投资行为,而是一种经济和国防重合的投资行为。

不过,铁路总公司是不是会亏本,投资商们还真不用担心,反正他们又不是直接入股,只是提供贷款或者购买公司债券而已,赚钱的是利息,不是分红!

退一万步说,哪怕是铁路总公司真破产到连利息都还不起了,帝国官府兜底也是必须的,因为帝国肯定不会让这家铁路总公司破产,总会想办法让它运行下去的,毕竟总不能让全国铁路停运不是。

在那些商人们看来,不管怎么看,这给铁路总公司提供贷款或者是购买公司债券,那都是稳赚不赔的买***给那些地方衙门提供贷款还要稳妥。

这两年,可是不少地方衙门出现了贷款进行基础建设,然后换不起钱,导致地方财政破产,连官府衙门的办公大楼都被扣押,然后拍卖的尴尬局面。

先是通州衙门破产案,然后又有安庆欠款案,就连福州这个福建省城城市都是搞出了地方财政危机,一群当地的傻货官员错判了形势,竟然是搞了规模庞大无比的纺织业工业区,说什么和上海和广州进行竞争。

但是耗费巨资的福州纺织工业园修起来了,但是却没几个企业入驻,最后变成了一片荒地。

没有企业入驻,就没有税收,而建设工业园的资金也是福州府衙门向银行贷款的,但是没有税收就还不起贷款。

而结果不用说的,当初搞这个纺织工业园的官员们,包括当时支持这个工业园的福建巡抚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仕途完蛋了,都是被发配到海外领地去了,这辈子估计是别指望回国任职了。

如今欠了一屁股债的福州衙门,正在节衣缩食还债呢,为了增加收入,他们甚至都是把刚新建好的几栋办公大楼都是给租出去了,一群官员们又是跑回了前明时代的府衙门办公。

为了减少支出,偌大的府衙门里,一个清洁工,车夫之类的都没有,自己当车夫,打扫卫生。

通州卖掉了办公大楼,福州把办公大楼给出租了……

从这两个案例就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早些年的时候,因为上头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并把经济发展当成是衡量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导致不少官员为了追求政绩,都是铤而走险,不顾后果,搞了再说。

而当时也没有什么追究责任的机制,很多地方官员在一个地方主政两三年,搞了一大批工程,有了政绩升官了,留下地方一屁股债。

搞出来了不少麻烦事,搞到最后,李轩不得不出台了禁令,命令要求各级地方衙门通过贷款,发行建设债券等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的时候,必须得到中央财务部的批准,不得私下募集资金。

同时采取追责制度,不会因为官员离开原来的职务后,就和他没有关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给地方衙门贷款其实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稍有不慎,就会被那些眼高手低的官员们拉下水,他们官员固然会倒霉,最后落得一个发配海外的下场,但是他们这些银行家们也好不到那里去。

无视风险而发放贷款,这是渎职,严重就是职务犯罪,身败名裂乃至进监狱都是妥妥的。

给地方衙门贷款,还不如给企业贷款呢,尤其是大唐铁路总公司这样的垄断企业,不用担心它换不起钱,而且也没有什么政治风险。

银行家们和普通的投资商们,还只是想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方式来分一杯羹,但是还是有众多人不甘心,他们为了搭上铁路运输这个眼看着就要爆发的行业,甚至都有人试图游说帝国高层,说什么既然官府没钱修铁路,那么就应该把铁路的经营权放开,准许民间企业修筑,运营铁路嘛!

只要放开许可,很多人都是拍着胸脯保证,资金不是问题,保证五年内整个直隶四道一府都会铺满铁路,嗯,只限于直隶四道一府,或者其他少部分地方,至于西北啊北方等经济不发达区域,是别指望他们投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