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成功了(1 / 2)

加入书签

仅仅是宣平十七年,大唐帝国的以肇庆机械公司为首的几家生产蒸汽机的厂商,在宣平十七年就卖出去了各类型号的蒸汽机一千多台。

只不过如今这些应用于工业上的都是低压蒸汽机而已,蒸汽压力普遍为零点一一兆帕到零点一三兆帕之间。

这个蒸汽压力在最近十年里,几乎是没有变过,针对工业用的低压蒸汽机的改进,更多的还是在传统结构,以便更高效率的利用蒸汽压力而已,虽然说持续的改进效果也很大,并为工业大规模应用蒸汽机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依旧是没有办法改变蒸汽机重量大,体积巨大,并不适合作为船舶动力,更不适合作为火车动力的缺陷。

海军这些年,已经是尝试过好多次把现有的低压蒸汽机搬上船,不过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尝试,那就是因为还有诸多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体积太大,太重,动力又小,这些使得现有的低压蒸汽机根本无法作为船舶的动力所用,顶多就是作为一种应急动力而已。

但是皇家理工学院搞的高压蒸汽机,却是达到了零点三五兆帕,而且这只是原型机而已,一旦这台十八号原型机被证明是可行的,那么后续就会有一系列的改进,到时候,把蒸汽气压提高到更高的零点五兆帕甚至一兆帕乃至更高都是可能的。

李轩当即批示,加大投入,持续试验,并且准备择日去视察。

其实不用李轩批示,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也是被十八号原型机的成功所鼓舞了,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是搞出来了足足十七种原型机了,但是没有那一种的无故障运行时间能够超过一个小时的。

之前的那些,受限于材料以及加工水平,然后还有一些设计问题,大多都是只能运行几分钟,顶多不过几十分钟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今,十八号原型机的第一次运行试验却是达到了三个小时,他们二话不说,根据第一台原型机的运行试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设计改进后,立即打造了第二台原型机。

在这期间,他们还对第一台原型机进行持续试验,试验中,他们成功实现了十二个小时的无故障运行时间,随后又是成功实现了二十四小时的无故障运行试验。

在第四次试验的时候,持续运行了足足坚持了五十六个小时后,才是宣告趴窝。

而经过检测后,发现问题也不是出现在气缸上,而是出现在传动结构上,也就是说,理论上,气缸等核心部件还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持续运行,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维修并改进了传统结构后,同时为了得到蒸汽机核心部件更加真实的试验数据,他们干脆是不加什么传动结构,直接试验蒸汽机本身,不坐动力输出,而这一试验,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停机,项目组那边打算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达到它的极限为止。

在第一台原型机进行运行时间极限测试的时候,他们也是打造出来了第二台、第三台两台原型机,他们在第二台原型机上进行极限气压测试。

为此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以更好的增大了蒸汽气压,把蒸汽气压从零点三五兆帕提高到了零点五兆帕,获得成功后,他们持续压榨试验机的极限。

从零点三五兆帕,再到零点五兆帕,再到一兆帕,三兆帕,五兆帕!

在挑战五点五兆帕的时候,核心部件的气缸才是无法承受爆缸!

然而五兆帕的成功,也是极大的刺激了他们,要知道几天前,他们还在为零点三五兆帕而努力呢!

但是这十来天的功夫,他们就是把蒸汽气压的极限标准从零点三五兆帕提高到了五兆帕!

这带来的,几乎是跨越式的发展!

如果量产机型,能够维持五兆帕的气压稳定运行,那么做出来的蒸汽机组,甚至能够达到好几万匹马力以上!

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标准那已经是后世一战期间的标准了,大唐帝国的皇家理工学院再牛逼,也牛逼不到这种程度。

这个五兆帕只是试验机的极限标准而已,无法长时间保持的,等到实际运用的话,经过他们的测试,顶多就是维持在零点六五兆帕上下,而这个零点六五兆帕,也算是极限运行了,如果是平常使用,最好是保持在零点五兆帕以下。

毕竟实验室标准和量产使用标准,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