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楼氏褚氏(1 / 2)

加入书签

启泰皇室与朝臣之间的联姻之事,又何需尹娜一个异国公主来出面质问?尹娜的态度不仅咄咄逼人,还压根就没有立场。

偌大的椿萱殿里座无虚席,却并无人出言阻止。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是个人都看得出谢琳与姜泽对此乐见其成。但谢琳母子不开口,便是有些个老臣觉得,尹娜冲着蔚池大呼小叫,实在是有损启泰颜面,可他们却没有姜衍那样的胆量,敢当众跟谢琳母子叫板。

早在姜泽登基之初,他们就被收拾得怕了,前车之鉴还尽在眼前。又更何况,当着三国使臣的面,比他们身份高的大有人在,大家都有眼睛耳朵,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何需他们去当这个出头鸟?

再则说,姜衍与蔚蓝的婚约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心中也同样好奇,是以,众人免不了一起装聋作哑静观其变。

曹芳华与德妃淑妃倒是身份够高,也能说得上话,但三人早在谢琳携了谢诗意坐上高台时,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此时只一门心思想看谢琳的笑话,是以并不开口。

而蔚池不欲与尹娜做无谓争辩,听罢同样一言不发。

至于蔚蓝与姜衍,二人携手站在大殿中,因着好奇还有哪些人会耐不住性子跳出来,自然也不会急着开口。

眼见气氛僵住,尹尚沉着脸起身,先是瞪眼呵斥尹娜道:“四妹妹休得无礼,此乃蔚将军家事,有太后娘娘与启泰皇上陛下在,又岂容你擅自开口?还不赶紧跟蔚将军赔礼道歉!”

话落,他面露歉意,又朝蔚池拱了拱手道:“舍妹年幼冒失,言语不当还请蔚将军见谅!待本殿回到大夏后,定然会如实禀明父皇母后,对舍妹严加管教!”

尹尚这话说得足够漂亮,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中的复杂。

此番亲赴上京,他对蔚蓝的关注,可说比蔚池更多。也因此,他才会甫一落脚,就带着玉树夜探镇国将军府,可没曾想蔚池对蔚蓝的保护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今日自踏入椿萱殿起,他就一直默默关注着蔚蓝的动静。他原还好奇蔚蓝到底何德何能,才能在谢琳母子与自己的双重视线之下,来了个金蝉脱壳逃出生天。

却原来,蔚蓝也不过是个黄毛丫头,看她站在姜衍身边的样子,除了胆子比寻常闺秀更大一些,从头到尾都在吃——食量也比一般闺秀更大些,他委实没看出什么别的来。

从得知蔚蓝还活着的消息,他就知道大夏与启泰的联姻,很可能要黄了,就算不黄,最终的人选也不大可能落在姜衍身上。

也因此,在姜衍拒绝尹娜时,尹尚虽然心下失望,却还没到不能接受的地步。反而,能看到过河拆桥算计了他的谢琳母子吃瘪,他心中只觉得一阵痛快。

可无论如何,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站在尹娜一边——谢琳母子自然可恨,但蔚池与蔚蓝同样是他的敌人。

是以,尹尚话锋一转,又斟酌道:“不过,此事虽是蔚将军的家事,却攸关两国联姻,因此,还请蔚将军能不吝赐教,也好叫大家安心。”

他说着看向四周,将众人面上的好奇收入眼中,又面色清淡的笑了笑,那笑容干净又纯粹,好像真的只是为了知道个真相。

坐在上首的谢琳与姜泽同时点头,谢琳的视线在姜衍与蔚蓝交握的手上定了定,片刻后满脸为难的看向蔚池道:“正是如此,依哀家看,蔚大小姐与老三也是情投意合,此事应该尽快有个定论。蔚将军一片慈父之心,想必定然不会忍心让蔚大小姐受委屈。”

蔚池却是没有理会谢琳,而是朝尹尚淡淡颔首,“二皇子严重了,四公主天真烂漫,又远来是客,本将军自是不怪的。”蔚池说得一本正经,但殿中不少人却听得想笑。

开玩笑,尹娜作为一国公主,从小在皇宫长大,又怎么可能天真烂漫得了?且她身上担负着联姻重任,若真是个天真烂漫的,洪武帝是脑子有病了,这才会派她前来?还是说,大夏皇室的公主,已经挑不出个心思通透沉稳大方的?

是以,蔚池这话与其说是在为尹娜开脱,还不如说是明褒暗讽。

但蔚池话说的好听,尹尚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他神色自若的冲蔚池笑了笑,也不多言,撩袍在席位上坐下,只转身的瞬间,目光微冷的瞥了尹娜一眼。

尹娜自知言行有失,早在被尹尚喝住时就呐呐无言,如今再被尹尚充满冷意的目光一扫,当下便止住眼泪,有些不大甘愿的冲蔚池福了一礼,面红耳赤道:“是本公主失言了,还请蔚将军海涵。”

大夏与蔚池的立场早就注定,虽然尹娜并不觉得开罪了蔚池会如何,但尹尚的话她却不敢违背。

蔚池喝了口茶,并不与尹娜说话,只淡淡点头,这才转向谢琳与姜泽道:“太后娘娘与皇上担忧的在理,末将再此谢过二位。只小女的婚事毕竟是家事,要拿到三国朝贺这样的盛宴上来说,她小孩子家家的,也未免太过劳师动众。”

他说着看了眼尹尚,复又笑道:“但大夏二皇子的话同样在理,本将军便托大,拿到这殿中来议一议,想来也并无不妥。”

这便是权当没听见谢琳与尹娜之前的叫嚣,但又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而他方才之所以没说,并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觉得臣子的家事并不适合拿到三国盛宴这样的场合来说。如今鉴于大夏二皇子开口,他这才卖尹尚个面子。

蔚池三言两语,又在谢琳母子与尹尚中间狠狠插了一刀,可谢琳与姜泽早就等得不耐

烦了,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哪里还会关注蔚池话里的潜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