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1 / 2)
当楚国主将襄成君疾成功说服韩王几瑟,并让韩国全力支持各国攻打函谷关,并愿意征召百姓承担运粮重任的消息传到联军主力,包括齐将触子在内的各国将领,全都倍受鼓舞,消息传开,联军士气大增。
一月后,六十万联军全部赶到函谷关外。
面对险要的函谷关,各国将领再次聚集在一起。
此时,联军主将触子开口道:“诸位,现在我们已经杀到函谷关之外,从各国通往韩国的通道,唯一的通途就是函谷关,除此以外,我们别无他路。
所以,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强攻函谷关。”
说着,触子看了看帐中诸将,问道:“不知谁愿为先锋?”
各国将领闻言,全都沉默了。
这三十年来,各国围攻秦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强攻函谷关这种事,也就在三十年前各国第一次围攻秦国的时候,才发生过。
那一次,三晋实力犹存,同时也深受秦国之害,所以,当时三晋便头铁的强攻函谷关,然后在函谷关碰了一个头破血流。
而这一次,联军主力是齐国,占据联军一半兵力的齐国,跟秦国一东一西,完全挨不到边。
而深受秦国之害的三晋,其中魏韩两国已经被打残。
这次魏国虽然出兵五万,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次魏国来就是呐喊助威的,要想让魏国将好不容易才凑齐的五万大军作为先锋去强攻函谷关。
那···魏国肯定前脚答应出兵,后脚就会悄悄撤军。
至于韩国,更别说了。
这次各国虽然是打着救韩的起来伐秦的,但韩国现在只负责给联军运送军粮,提供军资,根本没派兵来。
所以,触子开口后,众人目光就落在了楚将襄疾以及赵将赵袑身上。
如果手握三十万大军的齐国是主力,那楚赵两国无疑就是先锋人选。
随着众人的目光注视,但无论是襄疾,还是赵袑,全都没有开口。
接着,随着众人的沉默,帐中的气氛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此时,触子看了看楚将襄疾,又看了看赵将赵袑,虽然他对两国如此不给面子很生气,但也很无奈。
即便是身为联军主将,他也不能强迫楚赵两国出兵。
否则,联军必定会不战而散的。
于是,触子再次开口道:“不知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去试一试函谷关的虚实?”
回应触子的,依旧是沉默。
又过了一会儿,就在触子忍不住考虑是强迫燕军做先锋还是逼迫鲁卫等属国联军做先锋的时候。
此时,楚将襄疾开口了。
“哼~~这次关东各国除了宋国已经全部出兵杀到函谷关外了,若是无人愿意率先去攻打函谷关,然后联军不战而退,那我等都将再无颜面回去面见君王。”
说着,襄疾掷地有声的道:“本将受命之际,可是答应过寡君,要为韩王报仇的。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做先锋,那我楚国就再次做一做先锋好了。”
触子一怔,大喜过望的看着襄疾道:“将军深明大义,在下佩服佩服,也请将军放心,我齐国也不是胆小鬼,愿为楚军后援。”
其他国家的将领一听,纷纷跟着大唱赞歌。
······
楚营。
副将庞爰不解的看着襄疾道:“将军,函谷关易守难攻,作为先锋强攻坚城,伤亡必重,而且还不会见到功效,将军为何主动承担起先锋的职责?”
此时,另一个副将屈恢也开口道:“是啊将军,虽然在下也知道大王还有将军与韩王关系亲厚,但也没必要充当先锋吧。”
襄疾闻言,想起楚王给自己的密诏,不禁皱了皱眉头。
原本他借道诏令的时候,也以为这次楚国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救援韩国,并资助韩国一大批物资,以让韩国尽快恢复元气。
但当他看完密诏后,才发现救援韩国这只是出兵目的的微不足道的小部分。
其实这次出兵伐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壮大变法派的根基,提拔新贵族,并从基层士卒中提拔一批低级贵族以及军官,然后让这些人回到家乡担任乡里基层官员,以增强楚国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进一步扩大新法的影响力。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楚军这一次必须要打一战,然后根据军中提拔将领以及士卒。
否则,若是十万楚军只是在魏韩两国游走了一圈便返回国中,如此,朝廷凭什么进行赏赐。
虽然襄疾自己也是封君的一员,但他只是食邑封君,早就没有封君属民,新法对他的影响不大。
而且,他自小便与公子子青还有韩王几瑟在楚宫中长大,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楚王,所以,他天然的愿意跟着楚王行动,哪怕是让他支持新法也不例外。
其次,这一次出兵,也是为了表达楚王对秦国出兵伐韩的愤怒。
当然,愤怒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伐秦结束后,各国退兵之后,让秦国再想攻打韩国的时候,也得考虑楚国的态度。
毕竟,韩王几瑟是楚王一手带大的。
再次,则是为了逼迫齐国攻秦。
这次合纵发起人是齐王,合纵联盟的盟主也是齐王,联军主力也是齐国。
若是楚国已经奋力作战了,而齐国无动于衷,那天下人会怎么看齐国。
毫无疑问,事后合纵联盟一定会破碎的。一旦合纵联盟破碎,那赵国就有被秦楚两国拉拢的可能。
而只要赵国背叛齐国,那燕魏两国也有可能会跟着背叛。
赵燕魏全都背叛了齐国,那齐国再想纠结各国围攻宋国就难了。
要知道现在的宋国实力虽然远不如齐国,但也并非没有自保之力,如果宋国还有他国援军的话,那齐国就别想从宋国身上占大便宜了。
而只要齐国真的出动大军攻打秦国,那以楚国在秦国的庞大影响力,那就可以把秦国的仇恨全部转移到齐国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