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三章:动脑子的日头(1 / 2)

加入书签

问:真灵打起架来什么样?

答:整体而言,和普通妖兽没啥两样。

真灵力大无边,真灵道法神奇,真灵厮杀飞沙走石,一招一式皆含真道,一次挥爪,一次弹身都好似与天地共鸣,非多年参悟而不能懂。但......无论谁与谁之间战斗,有几点本质亘古不变。

战斗是为了击败或杀死对手,为此要擅用自己的长,攻击对手的短,甭管道法还是身体,不论玄奥还是简单,能赢就好。

金乌是鸟,山君如蛇,留心的人会现,几乎每种猛禽都喜欢以蛇类为食;反过来也一样,当蛇找到攻击飞禽、或者它们的蛋的机会,**比对待其它猎物更强。

换言之,鸟与蛇之间带有天敌味道,遇到往往意味生死。

头顶波纹回荡,赤焰火鸟直接从虚空内遁出,没有蓄势前奏,没有言语寒暄,没有彼此诉说仇怨,当头拦腰各挥一爪。

千里大蛇刚刚醒来,本该对局势有些困扰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当它现四足与金乌均已脱困,神情似乎并不怎么意外。警告过四足,山君言语撩拔金乌,出口淫秽神态放荡轻浮,一方面或许是本性,另一方面证明它并未受到局面影响,成竹在胸。

“分开万年,小日头的性子还是这么急,本妃还想与你叙叙旧......呵!”

姿态归姿态,待金乌攻击临头的时候,千里大蛇顿时变了模样,蛇疾缩骤然回避,庞大身躯以无法想象的轻灵扭了几扭,眨眼横移万里。下一刻,盘如弓的身躯猛地弹了起来,血盆大口喷吐着毒云,中央一条绿油油并有寒芒闪烁的信子像鱼叉一样刺破虚空。直奔火鸟软腹。

所有生物当中,按照头型相对比较的话,蛇的嘴巴最大。千里大蛇张开嘴巴,天空消失,只看到一张深不见底的洞;洞内浓烟滚滚不停喷涌,人间修士......别说度追不上,追上也不可能靠近。即便能靠近,那种毒烟沾之也会立毙,溃灭成灰。

从挑逗到金乌出现,从扭身躲避万里到阔口吞天,再到弹回长信及身,整个过程不足三息;常识提醒越大行动越笨拙。哪怕妖兽也不免会有此类局限,然而对山君与金乌而言,世界规则仿佛专门为它们改动过一样,连空间都会扭曲折转。

因为有两颗头,它甚至还能说话。

“小日头,你的第三条腿呢?”

“嘶!”

金乌只有一张嘴,愤怒但没有空闲搭讪。嘶声也不是开口回应,而是翻转身躯时裂空产生的嘶鸣。视线中,凌空一团火云扑面,炽烈气息与毒烟鼓荡,两只利爪挥空之后顺势折身,金乌同样庞大的身躯骤缩十倍,度却比刚才暴增三分。

体型变小,本就灵敏无可形容的金乌越快捷。闪烁两次即出现在蛇头之顶,利喙如刀,恶狠狠扣向一只蛇眼。

“哦呀!”

这一击大出山君意外,惊呼声中,只来得及将那张大嘴合拢,之后再一开。

开合间,那条长达十余里的长信忽然不见。再出现时如标枪投石,刚刚好击中厉喙的侧方;与此同时,三百里长尾凌空倒卷,如铁鞭恶狠狠抽向金乌的身体。

蛇类妖兽。无论修炼到何种程度,其最快最好用的武器都不会改变,即不是毒牙也不是扭转,更不是什么道法神通,而是那条伸缩自如的信。低阶蛇妖,蛇信柔弱不堪一击,仅仅用来辨味识声,等修炼到真灵这种程度,那条信的灵敏程度丝毫不减,坚韧却以成千上万倍提高,堪称一大绝杀利器。

就好比现在,与金乌有过多次交手,山君自认对这种脾气暴烈、难缠但有些耿直呆蠢的生物有着足够了解;没想到的是,万年之后的金乌实力不如当初,战斗起来却有了变化,竟然懂得用起脑子。

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变“小”迎击的战法,山君措手不及,如果没有那条不输给金乌、甚至能比它更快的毒信相助,兴许就会遭到一次重击。

这是计,是谋,是狡诈!

生为昊阳的金乌居然会用计?脾气暴戾到一根筋的金乌竟然用起手段?铅灰大蛇难以接受整个看起来很寻常的事实,脑子有些短路。

回防终究慢了些,况且那是金乌的厉喙,最最主要的武器之一,蛇信虽强,还不能将其势头完全消解。耳边只听到嗤嗤啦啦一连串声响,千万颗火星迸射八方,好似下了一场流星雨;下一刻,一股绚丽血河洒落当空,山君脑后无数块鳞片炸飞成碎片,被开除一条深达数十米、长达千米的血槽。

体型大到这种程度,别说杀死,不小心受伤的话,流出的血都能淹死人。说句真心话,幸亏没有人现场目睹,人间修士纵有闲暇,也都只能通过凌天火镜观察战况,因而被震撼的程度大大降低。即便是这样,当有人间修士觉山君受创,空中飘落血雨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呼出来,声音透着浓浓贪婪。

那是真灵的血!

真灵之血白白落地,若无真灵之威压制,很快就会被无数蜂拥而来的妖兽虫蚁吞光,怕连地面都会啃食三尺。此外还有那些破碎飞溅的鳞片,不说都拿,随便捡到一块半片,都是千古难见的神兵利器。

可以预见的是,此战过后,人间只要不被灭绝,此地就会成为一片引无尽血案的寻宝之地;再过千百年,将会有一大批妖兽实力陡增,甚有可能诞生一些强血脉,整个修真世界为之动荡。除此之外,此刻人们对适才生在仙灵殿的那番对话理解更加深刻,真灵之战生在人间,是祸害也是机缘,不但能够反哺本源,还能留下一大笔遗产,将整个修真层次凭空拔高。

“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