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爆表的运道,不详的预感(2 / 2)
“除去难民和本州农民外,各地流民和我军士兵的亲属们也都从四面八方赶了来。属下手上的这份报告是前天作的,现在大概又多登记了几百个人了!”
“现在豫州有多少耕地,还够分吗?”
“官田、军田、私田,再加上此次分出去的田地,豫州共有耕地近三千万亩,另外还有超过两千万亩的宜耕土地尚未开发。”
“我们治下倒底有多少人口?粮食还够吃吗?”
“城乡人口共计六百二十八万余。今年因为我们耕种及时又逢天公作美,所以收成极好,足以维持一千万人的口粮到明秋!”
“也就是说,我毫无后患的拥有了大批劳力!”
“……也不是说就一点后患都没有!”
刘煜有些惊讶地问:“这话怎么说?”
祢衡瞪了刘煜一眼说:“还不是主公你那个‘家中有直系亲属从军者,其田税减半’的命令惹的祸。现在至少有六七万人每天嚷嚷着要参军。”
“这是好事啊!反正我们的粮食充足,也不缺那几万人的田税,你干嘛这么扣门儿!”
祢衡闻言而怒:“谁说属下扣门儿?属下这可全是为主公你着想!豫州紧邻司隶。我们又拥兵三十万,朝廷怎么会不注意我们。主公你现在又突然增兵六七万,朝廷不以为你要造反才怪呢?”
一直没说话的军方列席代表典韦跳起来,大吼道:“造反就造反,我们怕朝廷个鸟!”
静默突袭了议事厅,隔了一会儿,荀彧突然站起来。他先扫视了众文武一眼。然后直视着刘煜说:“属下绝对相信主公能成为堪比汉武的一代英主。只是,属下想问主公,你有想过取而代之吗?”
荀彧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劝我当皇帝?应该不可能!当年曹操只不过是想要称王。他都不顾一切的反对,而今又怎么会建议我造反呢?可是,我的确是有建立新朝的想法呀……
刘煜默然片刻,站起身来。将麾下文武的各种表情尽收眼底。然后盯着荀彧缓缓地说:“皇帝可不是一个好差使:做的不好,会招来后世千古骂名;而要想做的好,就得起早贪黑劳心竭力。所以我暂时还真没想过要当皇帝!”看着荀彧那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刘煜又问道:“不知各位臣工对现在的局势有何看法?”
郭嘉、沮授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由郭嘉起身回答:“经过臣等对兴华社传回来的消息的分析,臣等皆认为天下即将大乱!”
“怎么可能?如今黄巾之乱业已平息,凉州韩遂也覆亡在即,天下虽有匪患。但朝廷已命各地募兵征剿,这还能出什么大乱啊?”说话的是汉室宗亲刘晔。
郭嘉摇摇头。解释道:“这正是大乱的根由!当今皇上以及几位先皇都奢华无度,以致国库空虚,无力供养大军征剿盗匪。不得已,才令各地郡府自募兵丁。而各郡守也难为无米之炊,他们又要借助于各地财雄势大的豪族。如此一来,兵权就被掌握到了地方势力的手中,到时再想收回来就难了!”
嗯,不愧是汉末的几大智者,着实有远见!刘煜扫视了一下陷入沉思的众部属,然后对面带微笑的祢衡说:“说说你的看法。”
祢衡深深地看了刘煜一眼,说:“臣这几个月也注意到了主天下大乱的星相,而且臣还发现在帝星之旁出现了四颗新星,其中之一明亮异常,一度盖过了帝星的光芒。”
四颗新星?不会是指我和曹操、刘备、孙坚四人吧……等等,好象郭嘉和祢衡刚才都自称为“臣”,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向我表示他们从今以后将成为我的家臣,而不是汉朝的官员?
听了祢衡这些话后,众人都以奇异的眼神盯着刘煜。而某些注意到他和郭嘉对刘煜称呼的变化的敏感人士,更是在不停地变幻脸色。过了一会儿,张紘、张昭率先打破沉默,齐声说:“臣等愿追随主公,至死不离!”
醒悟过来的众人也都恭声道:“臣等誓死追随主公!”
典韦搔搔头,一脸疑惑的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我们不是早就效忠主公了吗?为什么你们还要多此一举?”
刘煜只好笑着向他解释道:“‘属下’这个称呼代表了我们是上下级的关系,是同僚,都是汉朝的臣子。而‘臣’这个称呼却表示了你是我的家臣,你的效忠对象是我而不是现在的皇帝!懂了吗?”
这憨大个儿听了后显得极是兴奋,他连连点头,大声说:“主公,我……臣明白了!我……臣先告退,臣要把这个消息告诉黄老大他们,否则他们会怪臣吃独食的!”
你这小子倒底会不会说话呀!吃独食?这事儿能这么形容吗?荒唐!
在典韦跑出去后,刘煜转身对尚未表态的荀彧和刘晔说:“我虽然不会效忠于当今皇帝,但也决不会造反!别忘了。身为阳翟公主驸马的我也算得上是汉室宗亲了!你们可知道,现在的大汉朝除了内乱之外,还有外患:东北的鲜卑、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这些异族无一不对我们虎视眈眈,一旦我们因内乱而国力大减时,他们就会以铁蹄扣关,肆虐我神州大地。这是每一个汉家儿女所不愿见到的,所以我宁愿背负千古骂名也要率先做一个割据一方、不遵上令、掌控军政大权的诸侯。何况凡我治下的百姓皆能安居乐业,这在别的州府能见到吗?所以。我请二位留下来帮我,就算是为了替百姓谋福吧!”
所有人都被感动地热泪盈眶,俱言:“主公大志。臣等钦佩,愿鞠躬尽瘁以助主公!”
荀彧和刘晔跪在地上,大哭道:“臣等误会主公有夺权谋逆之心,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望请主公恕臣等死罪。容臣等继续跟随主公。即使为一书吏亦足矣!”
刘煜一面慨叹“龙傲天光环”威力无穷,一面扶起二人细加宽慰。等众人的情绪稍微平静,刘煜宣布继续进行会议。
说话的还是祢衡:“其实这次难民事件我们也很有些好处的。除了主公的声望大涨外,还吸引了一些人才前来投效。”
刘煜对这个很感兴趣,不由问道:“都有哪些人呐?”
“才能突出者共十位。武的方面有李典、黄盖、曹性、韩猛、穆顺,文的有华歆、王朗、孔融、任峻、刘馥。”
李典、黄盖?好嘛,这下曹操除了他的几个兄弟外,已无将可用了!孙坚更惨。他起兵之初的四大将现在就剩祖茂一人了!……我这运道也太强了吧?!可为什么总有些不详的预感呢,就像是被什么盯上了一样……
甩开远虑。刘煜将注意力拉回前言,展颜道:“速请诸位贤能相见!”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提前做好了思想工作,黄盖、孔融等人入厅后,直接就跪伏于地,象约好了似得齐声说:“臣等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刘煜亲自上前扶起他们,一一和他们亲切交谈,继而让他们落坐,旁听评议会,并示意他们也畅所欲言。就在此时,十余位还留在颖川的刘煜军主要将领在黄忠和典韦的带领下满面兴奋的走了进来。
武安国一进来就大声吆喝着问刘煜:“主公,听老典说,你决定要当皇帝啦?”
被刘煜怒视的典韦吓了一跳,他低下头去,无辜的说:“臣没那么说。臣只是说这些文臣在向主公宣誓,从今以后只忠于主公,不忠于当今皇帝。臣没乱说啊!”
刘煜伸揉了揉太阳穴,无奈的将这次失言事故放在一边,为这些后来的将属作了一番解释,直到他们表示明白了,才让他们落坐。接着刘煜又当着众文武的面,任命李典、黄盖、曹性、韩猛、穆顺为都尉,华歆、王朗、孔融、任峻、刘馥为从事。做完这些事以后,刘煜才让会议继续。
荀彧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竟一反常态的先于祢衡发言:“如今朝廷官风败坏、民心已失,主公正该趁势累积人望、收聚天下贤良。臣请命设‘招贤馆’,以为主公觅才!”
我现在的从属都已经算是开挂了,你还嫌不够的要开设招贤馆?!你叫其他人情何以堪啊?!虽然心中不住吐槽,但刘煜还是打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是而他没怎么犹豫就点点头,“嗯,你的提议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一点:贤良可不仅指能文会武之人,那些精通医术、铸造术、驯养术、耕织术的也都是人才啊!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保证百姓的健康、军队的强大、经济的繁荣。所以,你可不要忽视他们呀!”
荀彧一脸钦佩的说:“主公英明,臣定谨记在心!”
荀彧坐下后,祢衡又站起来说:“主公,由于天灾**不断,如今在豫州已聚集了尚不能自食其力的孤儿近万名。臣等认为,可将其送给豫州各地家境殷实之户收养,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煜沉吟了一下,问道:“以前从黄巾军那救出的数百孤儿你是怎么处理的?”
“臣将他们安置在了中牟县郊的一座农庄里,并请了文武先生前去教导。”
“嗯,不错,那就照这么办吧!以后凡我治下孤老,皆由官府抚养。另外再颁布一道法令:凡我军将士,不论职位高低,一旦因公死亡或伤残致无法自理生活时,其直系家属不但可获得其在职期间的十倍年俸,还能拥有仅交一成税且可以买卖的良田十亩。不过,买方将照常交税。若是残废但还能自理,则可获得其在职期间的十倍年俸并由官府安排工作。若是残致无法自理生活,而又无亲可依靠,则由官府奉养终老!”
黄忠、典韦等武将闻言都脸有喜色,而祢衡、荀彧等文臣却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刘馥这位新人顶着武将们的灼灼目光率先提出疑问:“这么做的话,会不会让豫州的财政变得捉襟见肘啊?”
秉承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理念的刘煜满不在乎的反问道:“那就是你们的事了!我管那么多干什么?”
看着陷入石化状态的众文臣,刘煜心怀不忍的出言点拨:“其实豫州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除了肥沃的农田外,还有丝织、煤铁、陶土等物质。只要你们能善加筹划、利用,那豫州将不再为了财政而发愁!”(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