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左右两翼齐飞(改)(1 / 2)

加入书签

咸丰皇帝一动,影响很大,整个战场都发生了变化。

满清的中枢机构和直隶总督的四十万大军,本来都布置在旭州一线,咸丰的这次南移,让这个整体结构随之南移。

中枢机构既然南移,左右拱卫的部队也必须同时行动。

这样,本来是对付天军西路兵团的泗川总督徐泽醇,也跟着拔寨迁营。

拱卫东侧的盛京将军奕兴,本来是对付天军北方军团韦昌辉的,也跟着一同南进。

一时间,八十万大军同时行动,转眼间闹得鸡飞狗跳,风起云涌。

这时候,麦轲正和张远、六划二人在一起,飞临旭州南部的上空。

麦轲不是愤青,他比愤青狠多了。

愤青基本上就是发发怨言,可是麦轲要改变让他愤怒的原因。

比如对这些外国雇佣军。

别管你是倭寇,还是高丽棒子,还是白人鬼子,还是任何人,你让我发怒,我就让你销声匿迹!

于是,天军三大巨头,有乐一起笑,有怒一起发,同仇敌忾,直接飞到了这些满清军队的上空,看着他们忙和,琢磨如何对付这些各怀鬼胎的对手,心中想着让他们一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这三个人,就数张远最憨厚,一般不会做过头的事儿,得饶人处且饶人。

可是今天一听鬼子六出卖国家,把那些杀人强盗引到中国来,就气炸了。

“这鬼子六太无耻!这杂毛鬼子太没有人性!我这次一定要********!一个也不放他们回去!”张远史无前例地大怒,几乎是咆哮着说了出来,还起誓发愿的。

六划一直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这时也拢不住火,恨声说道:“都是狼子野心!都觉得我泱泱中华大国软弱可欺!也幸亏我天国天军已经枝繁叶盛,否则又是一个饮恨终生!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永远难忘的教训好了!”

通过高倍望远镜,麦轲已经看到满清一百万杂牌军行军扬起的征尘,有四个人趾高气昂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一个自然是六爷奕訢。另一个和他并肩的是一个高大的白人军官,估计是白俄的统领。

在这二人两边,各有一个男子,一个明显就是倭寇的模样。怎么看怎么是倭寇。

另一个必然是高丽棒子,一面是趾高气扬;另一面是奴颜卑膝,二者天然混合,十三不靠就那样硬搭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再看后面的队伍。那真是人山人海!

前面走的是各国杂牌军,后面走的则是满清自己的部队。

从士气上看,满清的军队无精打采;老外的兵则趾高气昂。

士气绝不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白俄的四十万大军,则占据了中央,摆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

要说军容严整,还是这支部队。

只见他们肩扛插着刺刀的毛瑟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口中还喊着口号,似乎在演兵场上大阅兵。

别说,那位白俄司令官。就是跟着六爷奕訢旁边走的那位,真是把这趟出兵看作是训练和演习。

在他看来,用他的四十万大军去打中国的乱民,绝对是杀小鸡用大牛刀,泰山压一个小鸡蛋!

虽然挑战性不强,但是他还是全力竞争,把这个机会拿到了手!

他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是他的大哥,都极端想继承其父皇,也就是尼古拉一世的皇位。

他的大哥呢。亚历山德罗守旧,争夺皇位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他是第一顺位继承者。

因此,他就不是那样的竭尽全力争夺这个统兵的机会。他有精力,宁肯多花在取悦父母身上。

而亚历山德罗维奇呢,对军队的重要性认识得非常清楚,他是宁肯舍弃一切,也要保持对军队的控制。

这样的心态,当然促成了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最后胜利。

同时。在那些军人的心里,他们也是宁愿接受亚历山德罗维奇,而不是那个花花公子亚历山德罗守旧。

既然要笼络军队,亚历山德罗维奇就双管齐下。

凡是能为官兵争取到的好处,他一定要拿到,除此之外,还有额外的好处。

比如,满清付给他们的出征费,这些在别的国家,都被他们的官府拿去;而亚历山德罗维奇呢,全部扣留,发给了官兵!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他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就是行军途中,他也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

所以他们不但步伐整齐,还不时操操正步!

亚历山德罗维奇也想用这种方式表明,我白俄大军就是比你们厉害多了!看你们光是行军就累成了狗,我们却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差距这样大,是不是应该多给点银子?嗯?

亚历山德罗维奇现在的求战热情非常高,因为他觉得真打实杀、真刀实枪,才有一点儿挑战性。

至于说有失败的可能,有伤亡的危险,他嗤之以鼻!

那些病夫能伤得了我大白俄军队?笑话!

六爷奕訢虽然和身边的三位友邦人士有说有笑,但是心里也是万般无奈。

作为一个最通晓外事的满清皇朝高层,他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蛇蝎心肠,虎狼之辈?

可是四哥那里败仗连连、二百万大军很快就去了一半,这个速度比热汤浇雪的熔化速度还快!

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在以前的绝户令下,已经消耗殆尽;不可能对前线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援,即使把所有剩下的老少残兵,都赶将过去,也不过四五十万的样子。

加上他们的战斗力有限,半天就被打光了!

所以,他是万般无奈他才向外国借兵的!

再说,割让领土,他哪里愿意这样做?

可是国库里的银子,若不是上次的绝户计,早就一干二净了!

现存的一些,他都给了那些老外当作出征费!

十万般无奈下。他才杀鸡取卵,以割让土地为代价,换得他们出兵。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整个部队。甚至他们的相貌,都被天军三个家伙看得清清楚楚。

至于咸丰皇帝那一线、淮河第二道防线那一拨,三人都早已胸有成竹,不需再看。

“怎么样?如何调整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既然有人来趟这趟浑水,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是吧?”麦轲决定结束观察。最出相应对策。

“我的意见是把敌人分成三层,然后把它们分别隔开包围,再从南北方向发起攻击,干净彻底消灭所有包围圈内的敌人!”

张远率先发言,大刀阔斧!

“同意!”六划立即赞同,又道:“分割包围以后,我们的兵力可能会捉襟见肘,尤其是夹在敌军中间的两条线,会受到很大压力!因为我们必须面面俱到,敌人则可以集中兵力。冲破一点,不及其余。”

“这正好检验一下我军的战斗力!总是顺风顺水的,那仗谁不能打胜?以少数兵力,顶住敌人的两线冲锋,才见真章!”张远对自己训练出来的队伍充满信心。

麦轲自己则计算了自己的本钱和四线作战的需求。

淮河的第二道防线一线,表面是一百万对一百万,实际上有一个四十万的变数。

吴文镕的四十万,将在最有利的时刻,火线起义,不但减少了敌人的力量。而且还有可能对敌人反击,成为我们的力量。

这样一算,这一线的力量,就是一百四十万天军对垒六十万清军。

有八十万的顺差!

第二道防线。就是天军的中枢兵团、西方兵团、北方兵官,对垒满清的三个集团,人数是八十万对八十万。

这一条战线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第三条战线就是六爷统领的中外混合部队,共有一百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