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麦轲出马建功(改)(2 / 2)

加入书签

“任务部分可以先看,是告诉你们下一步行动的。

“锦囊则一定要等你们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比如遇到了生命危险。那时候才能开启。”

随后他就要求大家各自取到自己的装备袋,熟悉自己的百宝囊。

至于今天晚上的行动,麦轲除了交代从同一个教会来的一个青年牧师以外,他不打算惊动别人。

那个青年牧师,就是加文。

至于兄弟盟的弟兄,显然目前还不适于承担这样的任务。

除了信仰不同以外。这些人几乎全都具备了多种技能。

比如语言功底,不但张远他们英语流利,彼得他们的中文竟然也是顶瓜瓜。

如果不是肤色的差别,真分不清哪个是老中,哪个是老外。

这帮家伙开会讨论时,用什么语言都行,而且随便转换,只要不用火星语言。

晚上大约七点钟的时候,麦轲和加文找到了洪秀全居住的地方。

只见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正在门前东张西望。面色略显焦虑。

除此以外,那个人休息了一整天以后,整个人精神焕发,仪表堂堂。

一身得体的长袍外加马褂,显得干净利落。

看他的面部,目朗额圆,鼻直口方。

他见到二人走来,快步趋迎向前。躬身一礼道:“盼二位来如久旱望甘霖,快进寒舍一叙!”

加文傍边也拽了一句。“我们也很盼望和你的这次见面!今日得愿,足慰平生。”

原来在来的路上,麦轲把这次要见的是谁,以及他们这次穿越的任务和这位有什么关系,都给加文交代清楚了。

所以加文说的也不错,他确实一直就在心里描画这个促使他们到这里来的是那位到底是如何一副尊容。

三人进屋。分宾主坐定。

麦轲开门见山对洪秀全说:“我们是为了你的祷告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你愿意把你的问题给我们再说说吗?”

洪秀全听到这话,心里就完全相信他们来得目的了,这和昨天那个声音告诉他的完全一样。

他第一次为祷告得到垂听而高兴,心里充满了感恩。

因此。他就直率地说道:“看来你们知道我是谁了,我还不知道你们二位是谁呢?”

心情舒畅之下,他说话也随便了一些。

“哈哈!也是,若不先介绍一下,对你显然不公平。”

麦轲指着加文说,“他是加文,是长老会教会的牧师;你不是以前要求受洗没人理你吗?加文不会拒绝你,不过要通过他的考核才行。

“有什么相关问题,你随时向他询问,他可是做了好几年牧师,经验丰富的很。”

加文赶紧摆手,声明说,“麦轲可比我厉害多了,他牧师考试的时候分数几乎多出我的一倍。”

听二人提到分数,洪秀全心情不禁一暗,又触动了他那永远不愿揭开的伤疤。

不过现在他也知道那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他也不再是为了考取功名拼命努力的学子。听说他们二位都是牧师,他不禁想到拒绝他的那位。

现在他向那位主宰求祷,竟然一次就来了两位帮助他。

随后他就颇为激动的把他原来求祷的两个问题又提了出来。

听了他的问题和他进一步的解释,麦轲沉吟了一会,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问他:“你读过全本圣经吗?你认为圣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他这样问,是因为听洪秀全的问题和他的担忧,觉得他没有建立稳固的信仰根基。

而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理解什么是真道。

没有理解真道的可能原因是他没有读过全本圣经,或者读过以后没有真正把圣经作为信仰的最高权威。

“我读过《劝世良言》,是我在家乡府城赶考时在街头得到的。

“那个人叫梁发,我后来知道的。

“他还给了我一本《新遗诏书》,我看过,这次祷告我就是按照这本书的建议做的。

“另外我还知道《旧遗诏书》,只看过很少部分。

“我认为这些书有很好的做人道理。”

麦轲把手里的圣经递给他看。

这本圣经,是麦轲在他的装备包里拿出来的。

其实他自己是不用的,因为他把合和本中文版和美国新标准版圣经都记得牢牢的。

他的圣经部分考试得满分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以把不同的经文都能够联系起来思考和应用。

加文也把他手里的英文版圣经给洪秀全看看,告诉他这是地球的另一端用不同的语言使用的同一本圣经。

不过都是相同的内容,一共包含了六十六卷书。

麦轲接着对他说,凡是真正信神的,就要以圣经为根基,不能和其他的想法观念什么的搀和在一起。

而这个主张表达最清楚的,是圣经自己。

他提议洪秀全自己去翻阅新约的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

麦轲和加文注意观察洪秀全的表情。

只见他翻到那一页,读完,神情一震,然后低头沉思起来。大约一刻钟以后,他抬起头来,语调沉重地说:“谢谢两位牧师,我已知前事之非!我可以借这本圣经看看吗?我要全面对照圣经检查一下我的以前的想法。”

“可以。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麦轲当即肯定了他这样做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开端。

同时点醒他,解决他的两个问题的方法就在圣经里;而产生那两个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他离开圣经。

麦柯同时建议他一边读经,一边和自己的两个问题联系思考。

随后,二人为他做了祷告。

结束祷告时麦柯专门强调的奉主名求,又让他心里受到很大触动。(未完待续。)

ps: 新书《无量钱途》首月上架,求订阅求月票,拱手致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