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道德考试三题(2 / 2)
太初宫正门,立有石碑两通,一通立于元大德四年,一通立于清顺治年间,上面都记载着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的故事。
右边的才是老子的后代居住的地方,大概有千户左右。
房屋的建筑材料基本都是草木坯石之类,很靠近自然。
麦轲不禁问道:“贵先祖老子至今,已经二千多年,难道仅仅这一千户人家吗?还是其他地方还另有居所?”
老小子说道:“对!只有这么多!先祖提倡小国寡民,这自然不能大肆生儿育女;因此,家族成员大多数都是一脉单传。”
原来如此!简单的一个小国寡民思想,竟然需要计划生育。
涉及到这个方面,麦轲有一大堆问题要问,但是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他们还有正事要干呢。
麦轲忽然想到,既然这两个家族促成了《道德经》问世,或许他们还保存着老子的真迹手稿呢!
老小子把麦轲让进了一个中间稍大一点的房子,进去以后,每人发了一个草垫,直接席地而坐。
老小子告诉大家,这是全家族最大的一所房子,主要是用来开家族会议,今天请大家来,实际上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家族之外的人进入家族范围。
“麦轲,你和你的人对我们的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你们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先祖老子的道,所以我破例邀请你们来我族作客;下面我们就直接谈这个话题。麦轲,你,或者你的同伴,我就问三个问题。如果你们给出的回答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会送你们一样东西,为你们做一件事情,听清楚了吗?”
“什么东西?什么事情?”李秀成到底年轻,不禁问道。
“什么东西?当然是好东西。独一无二!什么事情嘛,当然是好事情,应该是你们做不到的,我们出马就能成功的。到底是什么,我先不说!如果你们赢了,东西给你们。是请我为你们来做好,自然就不必说了;如果你们输了呢,就更不用说了!你说是不是,小兄弟?”
“嗯,您说得对。就这样吧!”李秀成郁闷地沉寂下来。
麦轲一方的其他几个人,除了李秀成以外,加文、卫理、穆藤额、鄂顺安、福安健、主持智深、土司座山虎,也就福安健和主持智深比较熟悉《道德经》,其余的读过就不错了。
而福安健和主持智深二人,一个是研究孔孟之道的,一个是研究佛学的,对道家经典的理解。其本上就是那个时代他们那个阶层的理解水平。
其核心就是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部分,然后加以接受,也就是僧道儒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一大大杂烩。
原始的《道德经》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就不要在根红苗正的老小子面前丢丑了。
因此,大家眼睛都看向了麦轲,只有他才能回答问题了!
不过。抱着希望的同时,大家也对麦轲的信心严重不足!
其他方面你是不错。总不能连这些偏门你也精通吧?
“第一题:《道德经》第一句就提到道,也提到名。那么道和名的关系是什么?”老小子问道。
“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道’、‘名’这两个字的理解。根据老子在道德经经文中自己的描述,‘道’,就是宇宙万物中初初的、最根本的存在,老子把这个东西称之为‘道’;世间万物,都是从这个‘道’中产生的。
“‘名’,就是名字,它是反映这个存在的,初始的、根本的存在,其名字就是‘道’。
“因此,‘道’和‘名’的关系,就是二者说的是一件事情,道,就是实际存在;名,就是对这个实际存在的称谓,也就是在人们的理解的前提下,对这个存在给予的描述。”
麦轲这一番话说出来,不但让那些不懂《道德经》的几位恍然大悟,就是老小子本人,也是豁然开朗。
老小子得到的教导正是这样,但是没有麦轲这样清楚易懂。
震惊之余,老小子嘟哝了一句:“这事闹的!到底谁是老小子呀?怎么你一个外人似乎比我还像?”
他摇晃了一下脑袋,接着来!
“第二题:《道德经》要实现的总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它指向的总方向是什么?”老小子心里话,我就不信这个你也懂!
没想到麦轲嘻嘻一笑,说道:“这个简单!为什么叫道德经?因为里面包括了两个内容,一个是‘道’,一个是‘德’,二者合起来就是‘道德’。前面说了,道是这个世界的根本存在,‘德’呢,最根本的意思就是‘得到’,‘得到’什么呢,‘得到’‘道’!而这个‘得到’‘道’的主语,就是人!人得到了‘道’,就是有‘德’!因此人得到了‘道’,有了德,成为有德的人,也就是‘道’延伸到了人的身上,就实现了《道德经》的目的!换句话说,人有了德,这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众人一边听,一边吐糟,这还简单?这个要是简单,世界上没有复杂的了!
不过,这对于老小子,就可以说简单了,因为二者的关系,是老子留下来的特殊指示的重点,生怕儿孙不明白!没想到麦轲几句话就给说清楚了!
而且根本就不用引用经文,直接一个解题就解决了问题!
“第三个问题……”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