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争(1 / 2)
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骆养性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个朝代,哪位先贤的名言警句,但却不妨碍他每天都把这句名言在心里温习几遍。原本他是绝望的,魏忠贤那如日中天的权势和奉圣夫人在明熹宗眼里无比尊贵的地位都让他兴不起复仇的念头。
但是,就在前几天,他却收到了一份密旨:朕死之时,尔便是锦衣卫同知,负责守卫皇城安全,钦此。
这份圣旨有点怪:
首先,这时间上有点怪,没有具体的时间,谁知道当今皇上什么时候驾崩。
然后,这地点上也有点怪,皇城大了去了,紫禁城还是外宫,光负责守城门还是各殿阁都负责把守,压根就没有交代清楚。
然后,职责上也有点怪,负责守卫皇宫安全这话让人怎么理解,是负责还是协同,禁卫军可不止有锦衣卫,到底谁听谁的?
最后,最怪的一点,没有交代领多少人去守卫皇宫。
一般人拿着这份圣旨估计要蒙圈了,骆养性却不是一般人,他原本就是名声显赫的官二代,无法无天的主,老骆家从嘉靖年间就世袭锦衣卫千户,到了万历年间更是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除了皇上,就没有他老骆家不敢得罪的人。
要不是他父亲被魏忠贤给害了,他现在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了,何等威风。
老骆家跟魏忠贤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个皇上是知道的,既然知道了还启用他,那么想让他做的肯定就不止守卫皇城那么简单了。
他的理解是,皇上启用我就是让我跟魏忠贤对着干,而且越快越好,最好他刚一咽气,我这边立马就跟魏忠贤对上。
这份圣旨用骆养性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朕死了你就上,也别管什么地点了,哪里有魏忠贤的人你就往哪里守;也别管谁负责了,反正你不用听魏忠贤的;至于人员,你能拉多少就拉多少,只要是锦衣卫就行。
总之,就是一个字:干!
所以,当宫中传来明熹宗病危的消息时,他立马签发命令,他也不知道有多少千户会念及旧情来帮他,反正只要是他父亲以前的部下,他全部通知到了,能来多少他自己也没底。
命令一发出去,他马上取出御赐蟒袍穿戴整齐,拎起绣春刀就往西长安街赶去。
丧钟刚刚响起不久,他便赶到了西长安街,此时街上冷冷清清,连一个鬼影子都没有,对面宫墙上倒是站了不少锦衣卫,远处的长安左门排满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看样子魏忠贤已经开始封锁皇城了。
骆养性本来就是滚刀肉一块,现在有了先皇御旨他更是肆无忌惮了,干脆直接往西长安街正中一站。他打定主意,今天哪怕就是只来一个千户,他也要恶心一下魏忠贤。
时间慢慢过去,陆续有锦衣卫校尉聚到他的身后,这些都是他老骆家的直系亲卫,派出去传令的。
一刻钟过去了,终于有一大群锦衣卫排着整齐的方阵在一个中年千户的率领下来到西长安街,骆养性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迎上前去,刚要打招呼,那千户却一抬手,令后面的方阵停下来,然后单膝跪地拱手道:“锦衣左卫千户吴慈仁参见小骆大人。”
骆养性连忙上前一把将他扶起,感激道:“吴叔不必行此大礼,您能来我就感激不尽了,总算还有人能念及旧情,记得家父的好。”
吴慈仁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嚷嚷道:“小骆大人这是什么话,我们这些老兄弟哪一个没得过老骆大人的关照,今天要是谁敢不来,看我回头不把他打出翔来。”
这时远处又来了一大群锦衣卫,当先的千户大声应和道:“说的好,老吴,看谁敢不来,回头兄弟我跟你一起去揍他。我说是不是先让这些小兔崽子先把阵排好,都排成单列一字长蛇阵吧,不然等下怕是站不下了。”
骆养性左右看了看,这西长安街怕有二三十步宽,这要排满了不得两三万人!锦衣卫现在虽然有十七个卫所,差不多六万人马,但是被派驻外地公干的有不少,再加上投靠魏忠贤的一万多人,剩下的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万人了,不会真的全跑过来吧!
他看那新到的千户也要跪下行大礼,赶紧上去一把扶住,激动的道:“方叔,能来就好,不要行大礼了,小侄承受不起。”
那姓方的千户也不矫情,拱了拱手,告了个罪,便指挥手下列阵去了。
果然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不到半个时辰,通知到的二十五个千户全来了,一时之间,整个西长安街左半条街都排满了锦衣卫,把宫墙上的守卫吓的赶紧跑去通知上司。
这家伙,不会是要造反吧!
骆养性自然不是要造反,他一看人都到齐了,也不管时间到没到,直接指挥着浩大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压向长安左门。
锦衣卫自成立以来怕都没组织过这么大的阵仗,两万多人,二十五列,排了两里多长,一水的飞鱼服、绣春刀,整整齐齐,那叫一个壮观啊!一辈子怕也就这一次了,参与其中的人都感觉荣幸之至,一个个抬头挺胸,神采飞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