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象棋大师(1 / 1)
第八百二十一章象棋大师
总之象棋活动是一种智力竞赛运动,它能启发思维,锻炼神经系统,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陶冶情操,调剂精神,消除疲劳,舒缓心情,开智又健体。正因为小小棋子沉淀着如此丰富的精神文明元素,所以它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作用。
谢侠逊爷爷生于1888年10月1日,历经丧权辱国的清朝末年、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不同时期,而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活动印记,直至1987年12月21日告别人生,在中华大地上整整生活了一个世纪。纵观爷爷的一生是爱国爱棋的一生。爱国有特色,爱棋有创新,爱国与爱棋融于一体,开拓了中国象棋文化的新境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棋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爷爷一生的座右铭。他爱国很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他弈棋不忘爱国,爱国寓于博弈,长期以棋为戈,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全部倾注在象棋活动之中,无论是创制残局,编著棋书,还是举行棋赛义演,都联系时事,心系家国,赋予棋事鲜明的爱国内容,展现自己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节,这不仅是一种创举,更是世代国人学习的榜样。沿着历史的足迹,可以看到他爱国是多么的旗帜鲜明,正气凛然,始于少年,终于老年,一以贯之。
1901年,当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时他年仅十三岁,闻此讯怒不可遏,排出了一个黑棋八字进逼九宫的“八国联军”残局,发泄自己的愤慨。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他欣喜若狂,创制了“鄂军起义”棋局,附提“匹夫倡议武昌城,扫尽鲸鲸草木惊”,用红兵先发难,象征武昌起义。后刊登在上海《时事新报》,成为他公开发表的第一个作品。1916年,他和吴县潘定思合作撰写《国耻纪念象棋新谱》一书,把鸦片战争后各个重大丧权辱国事件排成30个字形残局,呼唤国人莫忘国耻。后来袁世凯窃国称帝,“筹安会”六人助纣为虐,他义愤填膺,创排了一个“卡”字形残局,并附注“筹安筹得乱哄哄,六君子原是六凶”,鞭挞袁世凯及其帮凶,嘲笑袁氏称帝不成,进退维谷,“卡”在死地。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致函各国象棋会,揭露蒋介石当局罪行。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他通过上海亚美无线电台致电全球象棋界同仁,痛斥日寇暴行,呼吁主持公道,声张正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已年过半百的他誓死要为抗日出力。“没有国,哪有家?”,他不顾奶奶和亲友们的劝阻,只身前往南京,奔波于众多老棋友之间,请缨救亡。当时国民政府正准备派出五位巡回大使,到海外侨胞中宣传抗日,劝募捐款。其中赴欧美的四位已定(胡适,萨镇冰,于冰,陈树人),唯有南洋因情况复杂,充满危险,尚未找到合适人选。他得知此情后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婉言拒绝棋友们“南洋各国情况复杂,条件差,危险性大,还是另谋报国之路吧”的劝说,慷慨陈词说:“国难当头,何计个人,大丈夫报国有门,虽粉身碎骨,死亦无憾”,终于说服了邵力子(国民党宣传部长)、张治中(第九集团军司令),联名保举他出任南洋巡回大使。邵力子壮其言,嘉其志,挥毫书赠“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张治中也题赠:“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他的爱国壮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感动和折服,所以在他领衔出任前南京许多棋友纷纷挥毫赠别,如冯玉祥题字“象棋国手”以勉,李宗仁书赠:“有焦土抗战之决心,持久战的精神,最后的胜利必属我们”,他还亲自到南京车站送行,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以后他在印尼万隆寓所曾以诗言志,奉赠李宗仁:“都门握别泪盈盈,凄绝河山百战情。我到南天忘做客,也将焦土谱残枰。”
1937年11月,他简装出发,遍访香港、澳门、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他假枰场之车马,作救国之呼吁,通过“义赛”形式,宣传抗日救亡,劝募捐款。为了吸引更多侨胞观摩棋赛,扩大救亡劝募的效果,他除了采用平时常用的棋赛形式如二人对抗赛,盲目表演赛,单骑车轮赛之外,还独具匠心,别开生面地在马六甲、吉隆坡、槟榔屿等地举办前所未见的棋赛表演,即划地作棋盘,将人当棋子,选出三十二位青年男女化装成棋子,各就其位在广场上进行比赛。听他的口令在棋盘上有序移动、拼杀,观众则在周围呐喊助威,内外互动,精彩非凡,还不时有侨胞呼喊:“国难当头”“万众一心”“爱我中华”等口号,群情沸腾,劝募捐款的效果更佳。他回忆说散场时,爱国侨胞纷纷解囊捐献,许多女侨胞争先恐后地向捐款箱投入自己身上佩戴的金银珠宝首饰,侨胞们那种“抗日救国,匹夫有责”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五位巡回大使中,爷爷的巡回地域最广(七国),工作条件最艰苦,华侨中的穷人最多(多为华工),汪伪特务的活动最猖狂(有一次汪伪特务竟用手枪威逼他停止抗日宣传,不准他在槟城停留),留驻的时间最长(一年多),可是成绩最卓著(共募得捐款五千余万元,金银珠宝首饰无数,并动员华侨技工、技师三千三百余人回国服务)。他严于律己,公而忘私,与其他巡回大使不同,不携带大批随员、秘书和翻译,除领取安家费三千元外,不支国库分文,还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国库。拳拳丹心,日月同昭,充分显示出一个爱国象棋家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把自己奉献给抗日救亡大业的赤子之情和赴汤蹈火,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1939年春,他回到陪都重庆,不顾长期劳累导致的体虚乏力,继续在大后方许多城市辗转奔波,多次举行象棋大会,致力于抗日募捐工作,慰劳伤兵,并在《大公报》开辟专栏,宣传团结抗日,刊登“兴中扫日”“扫除丑虏”“抗战到底”“最后胜利”“锄奸诛伪”“焦土抗战”“严惩祸首”等残局,坚持团结抗日,反对反共投降,切中时弊,策励国人。
抗战胜利后爷爷又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而呼吁,这时体现在棋中的爱国情感,已由忧愤国事的感慨上升到反对当局腐败和建立新中国的憧憬上,涌动着再次为国家民族奉献的赤诚。他继续用象棋残局明志,在《大公报》上发表了“止戈为武”“救民水火”“制止内战”“暴政必败”等残局,强烈反对内战与独裁。为此曾惨遭国民党特务殴打致重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爷爷终于迎来了中国象棋的春天,他积极投身到建国后的各项工作中去。他历任平阳县劝募公债委员会主任,全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运会棋类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象棋锦标赛总裁判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等职。耄耋之年任然积极投身于群众性象棋活动,培养新手,潜心研究祖国象棋艺术,伏案著述,笔耕不辍。1981年9月以90岁高龄参加温州市举行的全国象棋赛,并担任顾问。1985年以96岁高龄著述出版《象棋指要》一书,把自己90年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成果留给后代,继续为弘扬象棋文化而不懈努力。
爷爷酷爱象棋,为传承和发展象棋文化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开创了中国象棋的新时代。他对象棋文化事业的贡献甚多,概括起来就是传承与创新,将古老的中国象棋文化引向现代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是我国现代象棋运动的开拓者。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几千年来为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社会基础深厚。但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者的心目中却被视为“贩夫走卒下品,不入大雅之堂”。从前“公卿士大夫”和“骚人墨客”爱好的所谓琴棋书画中的“棋”并不是象棋,而是围棋。封建帝王甚至特别为围棋设置了一种专门的官职,叫作“棋侍诏”,而象棋是没有地位的。爱国棋王的贡献在于:把“贩夫走卒下品”的象棋从庭院、案几、田头,推向社会,走向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益智健体活动。他不但以优柔缜密的棋艺风格树帜棋坛,蜚声中外,而且穷毕生之力,精研棋艺,宣传推广,使象棋成为全国性的运动。由于他在上海市首届象棋赛中力克群勇,夺得桂冠,一时扬名全国棋坛,慕名学习者纷至沓来。他因势利导,促进上海(当时全国象棋活动的中心)许多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职工中的象棋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棋会和棋队。自己义务担任指导,使各界人士参与象棋活动的热情高涨,并不断组织各种类型的象棋赛,从个人赛发展到队与队之间的团体赛。随后发展到县与县,省与省以及大区与大区,如华东对华北,或华南之间的比赛,由此及彼相互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象棋运动的蓬勃发展,1925—1926年间他与马海洲等人发起筹备全国象棋赛,制定章程商议办法,历时二载,于1928年3月在上海四川北路青年会举行了首次全国象棋大赛。1928年他因棋艺高超,提倡和推广象棋运动成绩卓著,被全国象棋界推举为“棋坛总司令”,誉为“中国棋王”。
第二,著书立说,传承和弘扬中国象棋文化。
书本知识是人类文化成果的结晶,是文明传承和发扬的最重要的载体。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象棋古谱《橘中秘》和《梅花谱》,他研读之后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棋艺,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象棋古谱的价值和作用,于是立志要对我国象棋古谱加以搜罗、整理和出版,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然而整理出版古今象棋谱集其大成,是做前人未做过的工作,困难艰苦可想而知,但为了推广象棋,提高棋艺,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棋艺遗产,他知难而上,勇于担当,着手编著。
1922——1927年期间,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花了整整六年时间将多年来奔走四方、千方百计搜罗到的古今棋谱进行考证破译、增补取舍,详加校坪,分门别类整理成12册200多万字的《象棋谱大全》一书。该书由梁启超题字,在中华书局陈伯鸿先生的赞助下于1929年全部出版。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象棋书,被公认为象棋经典著作,誉为“我国象棋史上一大里程碑”。它是集我国古今棋谱之大成,既辑录了当时已发现的明清古谱,继承和弘扬了我国历史上的棋艺精华,又包括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象棋高手创作的残局和当时驰骋我国棋坛的名家对局,说它是大全确实名副其实。据他自述,他的《象棋谱大全》“博采古今,包罗新旧,俾研究者得窥全貌”。该书出版之后,各方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从1929年到1941年,中华书局就再版了9次。解放后应读者要求,他对原书结构顺序作了调整,分辑5册,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共发行了一万册,可见他在我国棋坛影响之深远。
编著《象棋谱大全》的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在《九十年舞象漫谈》一文中予以披露,他说古谱流传不多,散落各地,大都是手抄本,错误、重复很多,更难的是古时记载棋子的走步方法,不同于现在我们所用的术语,是用两个文字表达的方法,就是将棋盘上每条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都填上一个字,每两个字构成一步棋。他用《梅花谱》手抄本为例:一方是: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画)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于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另一方是:整军队,排雁阵,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参谋待左右,武功貔貅戍边羌,叹英雄,勤勋立业类坪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