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柏林田径世锦赛(1 / 2)
微信发布后,迅速受到国内手机用户的喜爱,在线人数从第一天的数百万到第三天的1000多万,还在成倍的增长着。
看起来,微信有统一手机即时聊天市场的趋势。
其他即时通讯公司虽然心慌意乱,但此时却没有成熟的产品拿出来,只能坐看张华松凭着巨大的名气和不差钱的广告推广力度将微信推向全国。
发布微信并亲自打了一波广告后,8月12日,张华松和田径国家队的其他32名队友及教练、领队、翻译、队医等等一同乘机飞往德国柏林,参加第12届田径世界锦标赛。
无数的田径迷,已经等得花儿都谢了!
当张华松出现在澳网上,并跟纳达尔鏖战7个多小时夺取澳网大满贯冠军后,许多田径迷非常担心张华松就此退出田径界。
毕竟,张华松在田径界已经登顶,好像没什么挑战的难度了。
而且,无论从人气还是收入来看,打网球都比田径有前途得多。
因此,虽然张华松没有宣布退出田径,但今年以来,无论室内田径比赛还是室外田径比赛,张华松一场都没有参加,确实让很多田径迷感到担忧。
要是张华松从此不再参加田径比赛,无疑是令人田径迷们非常失望的事情。
好在,后来国际田联传出消息说张华松确定会参加柏林世锦赛。
然后在博尔特破了张华松的世界纪录后,张华松提前出山参加黄金联赛夺回了世界纪录,证明了他的实力。
即使接近一年没参加比赛,也还是那个田径之王。
不过,那一次巴黎的黄金联赛才一个项目,十秒钟就跑完了,大家看得不过瘾啊!
于是,这一届柏林世锦赛,当确定张华松会参赛,并且跟奥运会一样参加十个项目的时候,许多田径迷就感到兴奋了。
不仅是德国,不仅是欧洲,还有无数其他大洲和国家的田径迷以及张华松的粉丝抱着朝圣的心态,涌往柏林。
实际上,当初北平奥运会时因为很多人没有预料张华松会成就十冠王,所以不少人并未能第一时间见证张华松的十冠王奇迹,是后面看新闻和视频锦集才知道张华松在奥运会上干的大事的。
没能第一时间见证张华松的封王,让这部分人颇为遗憾!
所以,这一次,很多粉丝想弥补这个遗憾,想要在现场见证张华松的世锦赛十冠王!
比赛还没开始,张华松参赛的场次门票就已经全部被预订完了,观众观赛热情相当高涨。
不仅是预赛,所有的决赛门票都全部被预定完了!没有人相信张华松会闯不进决赛!
还有转播比赛的国家数量、赛会记者注册数量、赞助商数量及广告收入等等,也都创造了世锦赛的新纪录。
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华松!
田径史上从未有人达到过张华松的成绩和高度,张华松确实已经是田径比赛的票房和收视保障,也就难怪国际田联和柏林组委会要对张华松的赛程设置大开绿灯了。
抵达柏林后,张华松也受到了媒体记者的大肆围攻,从机场开始就有上百人的媒体记者跟踪采访张华松,询问张华松的状态和这届世锦赛的目标。
到如今的地位,张华松已经没什么低调的必要了!再低调,就成了示弱、没有自信了!
因此,张华松公开喊出了世锦赛十冠王的目标,让记者们颇为兴奋!也让观众们的观赛热情更加高涨!
柏林组委会也没有让观众们多等,这届世锦赛的第一场比赛,就是由张华松开始的。
8月15日早上9点,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正式开幕。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区旗入场,并进行了德国特色的文艺表演,然后由德国总理宣布柏林世锦赛正式开幕。
简短的开幕式过后,10点钟,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率先进行的就是男子100米预赛。
张华松就是在100米预赛第一组出场,为整个世锦赛的观赛气氛热场。
果然,当张华松从运动员通道一出来,向看台上挥一挥手,就引起了全场数万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尖叫。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热烈的观赛氛围,观众们情绪高涨。
可以说,现场一大半的观众都是来看张华松的。看到张华松出场,观众们马上就来劲了!
而张华松在预赛中的表现,也没有让全场观众失望。
虽然只是一场预赛,但张华松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很认真的跑完了全程。
最后,张华松以9.55秒的成绩晋级,领先同组第二名五六米,让观众们大为惊喜和过瘾。
张华松尊重观众的态度,获得了更多观众的好感和崇拜。
随后的预赛中,博尔特、盖伊、鲍威尔等人虽然都轻松晋级,但谁都没有跑进10秒。毕竟,才第一轮预赛,完全没必要嘛!
因此,张华松的9.55秒成为第一轮预赛中唯一一个10秒以内的成绩,而且高达9.55秒,更突显了张华松对观众的尊重,在媒体和观众中获得了一片赞誉。
预赛过后,晚上18点50分,男子100米1/4决赛进行,张华松又是毫无悬念的排名第一晋级半决赛,而且同样跑进了9.6秒大关,收获了全场观众一片掌声和欢呼。
100米预赛和1/4决赛过后,张华松第一天的赛程还剩一场比赛:男子1万米决赛。
这就是组委会给张华松安排的每天最少一场决赛的赛程。
2009年8月15日晚上21点20分,柏林世锦赛男子1万米决赛正式开始。
张华松的1万米技能是25分30秒,他在奥运会上跑出的世界纪录是25分57秒39,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场决赛,第一块金牌,张华松希望以破纪录的形式夺冠,争取最大量的媒体报道和观众关注、热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