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子反驳(一)(2 / 2)
“曰。”看着刘邦的服软,老先生很是开心,小兔崽子我还治不了你?
“‘民可以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老先生有点鄙视的看着刘邦,这么小都还不好好学将来怎么能成一大事业!
“那如果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呢?”刘邦继续反问道,脸上的戏谑变得越来越深了。“有何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老先生额头开始冒汗了,因为自己也没有搞懂这些东西...更何况在战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去断句,有很多的意思都是没有办法商定的。现在自己这个空有老虎皮,没有老虎身的家伙回答,真的回答不出什么真才实学。
“到底是孔子对我们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平民百姓的一种蔑视还是一种关于他自己在处于儒学最高峰时期的教育性统治?为什么礼教成为了儒学最注重的一点?还不是因为儒学漏洞百出!用道德绑架去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学必会,不得有所反驳。”刘邦在此稍微停顿了下,看着老先生那张几乎就要通红的脸,慢条斯理的说着,:“再说了‘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这句话也是对于百姓的鄙视!他竟然强调老百姓应该有敬畏之心,而且甘愿接受君主的使用。其就是在以君主礼而治国。这句话是没有错,但是可以体现出孔子对于百姓的深深蔑视!”刘邦把之前李宗告诉自己的话尽数背了下来。越说道最后越是义愤填膺。
其他的孩子就已经被洗脑了,看是全力抵抗这个半斤两水平的老先生。
这个老先生可怜么?是的,被自己的学生这么说。
但是可很么?绝对的。
首先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就在这里教书,还见钱眼开。对学生没有一点耐心可言。如果他将最开始说的一句话是以“孔子希望百姓能够跟随君子的指示而行走,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解释。”其进仓的含义就是,当君子的话被大家所认可,那么就是民心所向就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过多解释。
可是这个半斤八两的老先生并不知道这个,反倒是被紧张、气愤、害怕等一些因素所干扰,回答不上来。
刘邦正气愤的说着,李宗却在那里憋着笑。这个计划实施的很好,接下来就是刘邦可以正大光明地回家并用着自己给他准备的数学、物理知识了。
自己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刘邦家学习并且在不需要被怀疑了。
那么到现在为止,自己心中的大致方向就已经在开始慢慢的完成了,一步一步的思路也在慢慢呈现。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收复这些孩子们,让他们成为刘邦手下的臂膀!
“刘邦,可以停一下了,让老先生稍微缓一缓。这样咱们才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李宗在下面拽着刘邦的衣角,提醒道。
刘邦感觉到了李宗的指示,停了下来,继续坐在地上。不过这一次在没有了以前必须要跪坐在地上。性子很野的刘邦根本就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学着儒家知识、思想被洗脑然后变成一个只知道被儒家礼乐礼仪思想束缚而变成“父父子子、上尊下卑的恶劣思想。”
甚至是当李宗离开刘邦身边,再也不见的时候,刘邦回想起自己在沛县学习的生涯中出现的那一个彻底的改变了他生命的小孩。跟自己相差近乎十岁的小兄弟,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孩子——李宗。他都会满脸泪流深刻悼念,他是他的兄弟,这个一辈子的亲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刘季这辈子不负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