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下 送自由(1 / 2)

加入书签

本章副标题:别看广告要看疗效

新古典自由主义能咸鱼翻身是因为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事情正在起变化”。

标志性事件就是美金变成了美元,也就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这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扛把子美国老大哥自己都不能支撑其货币与黄金的兑换了。一夜之间,人人都爱的美金就成了人人嫌弃的绿纸,以至于当时巴黎的乞丐帽子上都有一块牌子,不要美元。

至于美金为什么会变成美元,原因就是美国要当老大哥那么就要用自己的里子维持自己的面子,可是一场越战把他的面子扯得稀烂,与此同时里子也终于撑不住下去了。

这个时候整个世界,嗯,其实就是自由世界又再一次地站在了向左还是向右的分叉路口。

向左就是从凯恩斯主义更进一步,老欧洲选择直奔社团主义(笔者注:社团主义就是不要民主选举,直接由各个社会组织的代表管理政府,所以又被称为经济法西斯主义),而英美这对表兄弟很有可能采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这真的不是一个玩笑!(PS.限于篇幅,笔者不多加阐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相关史料。)

幸好这个时候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精英们实在是坐不住了。要知道二战之前美国的“1%”的收入占了全体国民总收入的16%,而战后跌到了8%,这个数值延续了整整三十年!英国更惨,他们的“1%”在这三十年里才有6%出头那么一点点。这种惨况,换谁来肯定也坐不住啊。

他们这一帮子过了三十年苦日子的苦人儿,终于想起袁燕倏他们这一伙子惨淡经营了四十多年的苦人儿了。

果然是风水轮流转,而这个时候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欣喜地发现,如今他们也能创造“需求”了……等等,作为经济学外行的话肯定会很迷惑,新古典自由主义这种连政府最好都不要的货色也能创造需求,这不是开玩笑嘛?

这当然不是玩笑,而是经济学。懂?

举个例子吧,公立教育制度,这种无差别灌输知识的方式只会摧残儿童天性、扼杀青少年创造力、专门制造考试机器,最终用一两次考试决定一个人类的终身成就。把国家的未来交给这样培育出来的下一代,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这要不要改革?

当然要改!

所以学校要推行快乐教育,让祖国的花骨朵们健康地成长……不过万一有些花骨朵不想要一个轻松的童年,而是一心要为当精英而做好准备,那跟只负责普通孩子教育的公立学校无关,可以去市场上找补习班和私立学校吗。父母为了孩子未来多出点钱,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你看这不是就有需求了吗?以此类推,只要你想得到的政府公共服务,比如医疗、养老、水电煤、甚至治安都可以交给市场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