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标枪】(2 / 2)

加入书签

刚被伏击,那些袁军步兵就心惊胆颤,有的人往来的方向逃,说要撤退,有的人往去的方向冲,说去路已经被堵要杀出一条血路好逃命,因为高干指挥不力,这些袁军步兵越加混乱。

这些袁军步兵中的弓箭手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慢慢聚拢起来,张弓搭箭,予以还击,怎奈他们立在谷底,往高高的山坡上攒射,总是被山坡上的苍松翠柏挡住,或者被魏军弓箭兵前面的刀盾兵手里的木盾所挡,对魏军的弓箭手根本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反倒是自己死伤殆尽。

高干麾下的两万步兵里面仅有三千多弓箭手,这些弓箭手因为要背弓背着箭囊,身上没有披着重甲,只是披着皮甲,魏军四千弓箭手在前几轮的箭雨里首先都是问候那三千多袁军弓箭手,几轮箭雨以后,袁军弓箭手们已经没有人再敢站在那里,都学着那些兵油子们,趴在地上装死。

缺乏弓箭手的空中打击的支持,那些不急着逃命、对袁绍还有一些忠心的袁军步兵们只得往山坡攀爬,赶上来跟魏军步兵对抗,怎奈何他们在过去的几天里,被高干驱赶着急行军,体力早就耗得差不多了,没等到了半山腰就手软脚软,连兵器都拿不稳。

就在这时,山坡上还滚下来许多大石头小石头,往这些往山顶攀越的袁军兵们冲下去,当场又砸死一两千人。

少数攀越上来尚有战斗余力,又幸运地躲过山上滚下来的势头的袁军兵,正遇到虎视眈眈的魏军枪兵。

那些枪兵先是从背后抽出几支标枪。

那些标枪都是坚硬的枣木杆上嵌着锋利的铁制枪头,都只有四尺长,靠着这些枪兵惊人的膂力甩将出去,少则穿透一个袁军兵的盔甲,多则将前后拥挤而来的几个袁军兵穿透,如同拿一根铁钎将几个青蛙串起来一样。

魏延在认识到“三刀不如一箭,三箭不如一枪”,便在魏军的体系里,减少刀盾兵的人数,将枪兵的人数扩大,让每个枪兵背后都背上两杆标枪。

在东汉末年,能用标枪作为武器的只有马超的兵团,传说是当年罗马三杰大战时其中一位失败,一直往东方退却,退到西凉,影响了西凉马超等人作战方式。

魏延采纳标枪作为一种武器,主要考虑到,标枪跟弓弩相比,有三个好处,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准确度和威力还是不容小视的。尤其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二是同样由于其重量大,所以如果击中敌人的盾牌,会造成敌人活动不便,从而妨碍作战,如果抛掉盾牌,就会陷入缺乏防护的境地;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时比弓弩低,比较方便使用,训练较易,不象弓弩一样需要专业训练,而且标枪的铁头很细,在能够穿透敌人铠甲的同时,会迅速弯曲,即加强杀伤效果,又避免了敌人把它投掷回来。

最重要的是,标枪弥补了短程攻击的盲区,当敌军靠近的时候,或敌军已经跟我军纠缠到一起的时候,我方弓箭手已经不方便出手的时候,枪兵便可以投出标枪,克敌制胜。

因为魏延的这点考量,魏军的攻击顺序便变成霹雳车兵、步弩兵、步弓兵、骑兵、枪兵、刀盾兵,都是根据攻击的距离来定的。

在大批静止不动的弓弩兵旁边,还流动着上百名弓弩兵,他们是根据敌方中高层将领的移动而移动,找准机会,便射杀敌方中高级将领。

这支团队便是远程攻击军队里的精英部队,魏延就根据他们的行为特点,命名为狙击队,每一个师团只有一个狙击队,全部是弓兵、弩兵里面的精英,专门负责狙杀敌方头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