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这是个沉闷的夜晚,韩红星骑着自行车,缓缓地行在昏暗的黄海县城。7月的天正热得难耐,仰头望天,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星,只有低黑的云层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路边小饭店的揽客声唤停了韩红星。
“一盘肉丝一碗饭,再炒一个小蔬菜?”老板见是学生模样的人进来,主动报出菜谱来问询。
韩红星也不表态,只坐到边上的桌旁:“先来两瓶啤酒。”
端上饭菜时酒还剩半瓶,不是不想喝光,实在已没办法再往下咽。啤酒这东西以前也喝过,不过没今天这么多、这么猛。脸腾的红起来了,头也嗡嗡地转,感觉胃中有股逆行的恶气,控制不住要往外吐,可真的吐时却怎么也吐不出。胃已胀得容不下饭菜,韩红星掏出身上的那张大团结,喊老板结账。
上高三后,母亲见儿子学习紧怕营养跟不上,每月从生活费里挤出十块钱给韩红星零花,满心期望儿子能考上大学,结果却天不遂人愿。
书,就这样念到头了,戛然而止!韩红星觉得,这二十多天的人生变化比这辈子还大。就在月头,还坐在高三的教室里,做着模拟试卷的题目,抱怨着老师的严苛,等着7号开始的高考。可是现在,仅仅才到月底,已是落榜生,成了待业青年。班主任黄老师平时说得最多,也最让人听得啰嗦的话又在脑海里回响——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上对得起父母养育之恩,下对得起自己十年寒窗;考不上,城里的待业去吧,乡下的种田去吧......总认为很遥远的事,转眼就兑现到眼前。
外面,不知何时已下起雨,夹着隆隆的雷声。韩红星全然不顾,收起老板找回的几块零钱,踉跄着离开饭店,骑上自行车,迎着风雨雷电,朝向黑暗之所行进。没有目的地,只想找一个没有灯光,没有人迹,只有自己的去处。雨密密地下,打得人睁不开眼,用透湿的臂膀去擦睁不开的眼帘,却更难睁开!索性赌气地睁大眼睛,任由雨水去冲刷那谁也看不见的泪水!
雨,越下越大;夜,越走越深。
醒来时已第二天中午,母亲用一贯的大嗓门到床边叫韩红星:
“快起来,吃饭了!你看你昨晚和今早两顿没吃了!”
见韩红星睁着眼,母亲低下嗓门:“早上李爱民他们来找你了,我看你还没醒就说你出去了,没考上的人多呢!人家全没咋样,就你不起床!”
“他们找我什么事?”韩红星对母亲说自己因为考不上才不起床感到不自在,却又问了个连自己都觉得是明知故问的问题。昨天下午到教育局查高考分数,只知道自己差5分落榜,班里其他同学的情况一点都不知道,刚才听母亲说有好多人没考上,很想知道具体情况。
“起来再说,李爱民和刘向阳全没考上!”母亲说。
“那王义军呢?”这3位同学是母亲最熟悉的。
“他考上了,早上过来看你了。”母亲说这话时尽量将声调压得平缓:“王义军早上到学校打听过了,你们班上一共也就考上9个。”
韩红星闭着眼,感受母亲说话时语气的变化。母亲在镇里服装厂做缝纫工,车间的机器声造就了母亲的大嗓门,三年前考上高中,母亲到处用她的大嗓门逢人便说,我儿子今年考高中了,他考到黄海县中学了,上万人考的,就考上三百个!......
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韩红星的脑海。上了高中,和许多走读生同学一样,家离学校远,跑到学校要好长时间,为不耽误学习,母亲认为有必要买辆自行车,可是得要二百多元,大多数人家买不起,对于自己家庭,买自行车这种事根本没想过,可母亲硬是用家里那台缝纫机,没日没夜的裁护袖、缝围裙,拼命攒钱,又挤出家里的生活费,东挪西凑,终于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架在自己面前。母亲念叨最多的话是:“只要儿子能考上大学,妈妈吃多大苦都值;只要儿子能考上大学,妈妈做梦都会笑醒。”
“没考上的人多呢,班上一共也就考上9个。”母亲的话又在韩红星的脑海里回响,韩红星的心深深地刺痛着:母亲,儿子不争气!儿子知道您心里想的是,哪怕只考上一个人,如果就是你家儿子,那该有多好!
泪水,再次涌出眼帘。
饭还没吃完,李爱民、刘向阳俩个又来找韩红星,三个落榜生聚到一起,只用眼神彼此安慰。
“待会儿一起去王义军家道喜?”李爱民征求意见。李爱民个头不高,黝黑的皮肤衬着粗壮的身材显得墩实。
“早上就该去了!”刘向阳表示赞同,同学当中刘向阳最实在。
三个人一拍即合,正等韩红星丢下饭碗一起去,就听母亲在门口大起嗓门:“大学生来了!大学生来了!多神气、多出息啊!他们三个全在屋里,正商量去看你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