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昏鸦一(1 / 2)

加入书签

大陆东北端伊扶森神权国首都,神恩城,城西工匠区一家大作坊院落内,一个瘦小的人影趁着夜色蹑步而行,来到一连串趟房倒数第二间,左右顾盼片刻,从腰间摸出钥匙,侧背着身体捅开锁头,一闪身消失在黑暗的房间中。

这位行踪鬼祟者当然不敢开灯,却是熟练无比的在柜子中翻找,三两下便摸到了此行的目标,却是一本厚厚的书册。手指在暗记处划过,确认无误后藏入怀中,缓缓向门口摸去。也许的如此顺利的前半段过程已经消耗了足够的幸运值,当这位贼偷锁上房门并转身的时候,忽感一阵恶寒,下意识的回头,正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再从那肥壮的体型判断,正是这间大作坊的老板,人称白羽鸦的老伊扎。

“尊敬的老爷,您怎么……”贼偷慌乱之间,还天真的以为能够蒙混过关,却感到肚腹一痛再一凉,浑身的力气就仿佛开了闸一般倾泻而出,晃了两晃倚着墙根跌坐在地。

“我自问待你不薄,你为何偷取……嗯……”老伊扎一边说,一边不紧不慢地伸手在贼偷鼓鼓囊囊的怀里摸索片刻,却是皱着眉头继续道:“……为何偷取账册?”

不论哪个世界的大小企业,运营的核心思想就是精简,这个大纺织作坊亦然。而那一件上锁的房间既是账房财务并负责分发工资,也是纺机械图纸所在,更是储藏钱财的地方。

而这贼偷本是个账房先生,普通人。毕竟会魔法的工匠薪资不低,算账这种无关魔法的事情,就没必要多浪费钱财。

老伊扎本有两种猜测,一是偷些钱币或值钱的物件,倒手之后逃去乡下过逍遥日子,二是收了竞争对手的好处,偷取纺织机核心部件的图纸,最后仍旧是逃去乡下过逍遥日子。却万万没想到这账房先生的目标居然是账册,同时一个不太好的猜测于脑海浮现。

果然,账房先生捂着肚子,用虚弱却亢奋的声音骂道:“你这个偷税漏税的教奸,伪装虔诚的叛教者,我会在天堂看着你在火狱中永受苦刑!!”

“闭嘴!疯子!”老伊扎低声咒骂一句,却赶紧左右望望,刚刚捅刀子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小心翼翼。确认无人后蹲下身,再次一刀,直捅进贼偷的心脏,低声道:“我为神教贡献了这么多,若真的有天堂,也是我去,而不是你。”

黑暗之中也看不见贼偷最后的眼神,也无从知晓这段半是强辩半是自我安慰的话对方听到多少。喘几口气,想到账册被发现的后果,作坊也好家族也罢,必将皆尽灰飞烟灭。

不!又是一刀刺入。

绝对不可以让这种事发生!又是一刀。

你这个疯子,不能让你毁了作坊和我的家!又是一刀。

发泄完毕,老伊扎都必须面对接下来的繁琐工作:处理尸体与清理现场。同时暗自抱怨,约萨那厮也该敲打敲打,居然给我介绍这种人!这次——考虑到是个小姑娘,又更改成下次,一定要更谨慎一些。

这么做的原因,当然存在对教典律法的畏惧,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毕竟一个普通人而已,大笔的赎罪劵加上一定的抚恤金就可以搞定,比偷税漏税简单多了,但若是能省下一笔,何乐而不为。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不想弄脏自家,就如同在墙上拍死个苍蝇,也会小心翼翼的擦去那难看的黑色痕迹。

本想去叫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帮忙,但想想还是算了。大儿子的虔诚劲头与这疯子差不多,见到尸体说不定还会去教会报告,逼着自己超额购买赎罪劵。二儿子倒是不会这样,但体质本就虚弱,白天又勤奋修习神术,还是不要打搅为好。至于三个赔钱货女儿中还留在家里的最小那个,老伊扎从来不多作考虑。

从尸体身上摸出被偷去的钥匙,打开房门,取出魔法灯点亮,年近六十的老伊扎好一番折腾,终于在天亮之前完成工作。捶捶酸痛的腰背,回房间抓紧时间补眠,毕竟今天还有一场重要的粉色约会,可不能露出疲惫老态。

……

不久之后,天色大亮,在老仆人的轻唤中,老伊扎睁开眼睛。

“老爷您终于醒了,再晚可就赶不上早餐了。”

“我知道了,出去吧。”

穿衣洗漱,整理胡须鬓角,戴上头巾,对着镜子左右扭动身子确认并无不得体之处,走出这间熬夜工作专用的休息室,来到餐厅坐上主位。

老伊扎作为家主,轻轻拍手,扫视餐桌一圈确认家族成员齐全,道:“开饭!”

餐桌上的十几个人,加上角落侍立的两个老仆,皆闭上双眼,右手抚胸齐声唱诵:“全知全能至高之主,谢您赐予并降福您仆人们的食物及饮料,因为您是神圣的;恒常如是,从亘古至永远,世世无尽。”

大概是昨夜刚被一个虔诚的疯子搅扰,心有余悸,老伊扎对这篇念了几十年的东西在厌倦之余,反感更增三分,尤其是身边大儿子阿弗瑞那洪亮无比的声音。顺便再次想起心头存了十几年的疑问,那‘降福’且不论,这一桌子饭菜皆是老子辛辛苦苦挣来的,怎么一家子都去感谢神主的‘赐予’?

餐桌上,气氛还算融洽,大家一边吃一边聊些闲事,或是抱怨几家竞争对手再次降价,又说起周围邻居的家长里短,然后话题划向某位大牧师的风流传言。直到大儿子以教典提醒大家注意言辞,这才有所收敛。

大儿子阿弗瑞土系五环,当然按照这边的说法,就是神术五环,预备役中级牧师。今年三十五岁,言行举止衣着服饰一切向教典看齐,这还不算,甚至教典里没有规定的细节部分,诸如胡子的样式,抠耳朵挖鼻屎的频率,也向工匠区主教请教过,并在对方呆愣之下胡诌的答案里坚持了二十多年。并因为此事,在周围也算有点小小的名声,褒贬参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