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请旨平叛(2 / 2)

加入书签

然出乎毛璩预料的是,两路官军竟中了谯纵奸计,遭遇叛军伏击。

大战过后,七千兵马折损大半,只剩下两千多人退入成都。

与此同时,侯晖、谯明子等叛军将领已率大军进抵成都近郊,包围了城池。

不得不说,大晋这些年在蜀地还真不怎么得人心。

除了少数人心向晋室外,大部分僚人、氐人,甚至晋人都站到了叛军一边。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官军怎么可能守得住成都?

在谯纵、侯晖等人引诱下,城内一些将领见事不可为纷纷暗通叛军。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城中内应悄悄打开了城门,将叛军迎入成都。

猝不及防之下,守城士卒很快被叛军像切菜砍瓜似的统统杀死。

毛璩、毛瑗等人来不及躲避,不幸都被叛军杀害。

几天后,谯纵入城,自称蜀王,在成都开始设置百官、称孤道寡。

他任命谯供为益州刺史,谯明子为巴州刺史,率部众五千,以防江东。

……

封疆大吏被害,朝廷上下格外震怒,但由于桓玄忙着搜捕会稽王余党,无暇顾及益州。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桓玄巴不得毛璩被杀,因为这样一来便少了一个反对他的藩镇。

但桓玄心中也明白,对益州叛乱绝不能姑息,不然将有损他威望。

不过,眼下桓玄根本无力应对益州之乱,只能眼睁睁看着谯纵割据蜀地。

正当桓玄束手无策时,雍王请战奏章进了建康,引起内外一片哗然。

桓玄拿不定主意,遂召集王谧、羊孚、殷仲文、卞范之等心腹商议对策。

“雍王请旨南下平叛,对此尔等有何看法?”

“这个……”卞范之凝眉道。

“雍王乃当世枭雄也!”

“其请旨南下,绝非仅仅是为了帮朝廷平定叛乱,臣觉得他十有八九看中了天府之国。”

其他人纷纷附和卞范之,而桓玄闻言则不置可否。

说实话桓玄才不关心益州归属,哪怕最终被叛军或者河西占去也行,总比落到毛璩手上用来反抗他好。

但他能这样想,却不能这样做。

毕竟眼下他已入主建康,本身代表着朝廷,若对此不闻不问,绝对有损其威望。

旁边王谧看了一眼桓玄,又想起刘穆之曾交代过的话,他开始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谯纵、侯晖原本皆为朝廷官吏,今其举兵造反,无疑是给南郡公您脸上抹黑。”

“想当初,您为何起兵清君侧?不正是因为会稽王父子无能,坐视东南大乱吗?”

“若是您也任由蜀地叛乱四起,那将来难保不会有人将南郡公您当成会稽王父子啊。”

王谧此言一出,现场顿时陷入死寂,连卞范之也是皱眉不语。

桓玄则凝眉细想,觉得王谧所言有理,不由暗暗思忖:“如今尚有刘裕这个劲敌在,万一他以此为借口起兵,岂不坏了大事?”

“但如果据此出兵平叛,成功了还好,若是不幸兵败岂不自坠声势?”

当桓玄左右为难之际,却听王谧又道:“如今南郡公初入京师,各方局势尚且不稳,不宜冒然出兵伐蜀。”

“不若顺势允了雍王所请,一来借河西之力平定叛乱。”

“二来若是雍王接了圣旨,也正好借机向外界表明,他是站在您这一边。”

“如此既免了大军远征之苦,又能借雍王虎威震慑宵小,不是一举两得么?!”

“着啊!稚远兄此言大善。”桓玄大喜道。

“本公这就给直元下旨,让他即刻南下平定叛乱。”

见桓玄拿定了主意,其他人自是不敢有异议,纷纷表态支持。

唯卞范之觉得不妥,但他又没有更好办法,只好暂时保持沉默。

直到圣旨被拟定,王谧心中才长长松了口气,总算不负刘穆之重托。

朝廷旨意很快到了长安,至此卫朔已扫平了全部障碍,谁也无法阻止河西南下取蜀。

河西兵马纷纷云集秦岭一线,兵锋直指汉中、蜀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