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丞相司直(2 / 2)

加入书签

是勋心说曹操看我看得还挺准,我当然不是想趁此机会整顿吏治啥的,而是别有用心——“勋一人自然无从得办,司直当设多人,或控中央,或巡各道也。勋无他能,愿为主公出巡。且……”

这就要说到关键内容了,他瞧瞧左右没有闲杂人等,只有曹昂和曹政旁听,于是略略往前一凑,压低声音说:“前中原板荡,士人多徙,刺史、郡守,已不敷荐举之能,愿以司直之名为主公出巡,以品评、招揽天下才士为用。”

是勋真实的用意,是把握荐举权而非监察权,想到各地去走走瞧瞧,拉拢当地士人,向朝廷推荐人才。你荀文若仗着家族底蕴雄厚和年轻时交游广阔,光呆在都中就能大肆举人,我这点比不上你,不过勤能补拙,我可以现去寻找,去发掘啊。

曹操低头沉吟少顷,点头道:“此计甚好,且待来日再议。”算是基本上同意了是勋的建议,但是——也得等我先当上了丞相再说吧。

三月初三为上巳日,例登山、踏青。是勋正好还请假在家,老婆也没回来呢,就打算带着管氏、甘氏和儿子是复,到郊外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玩个一整天。可是没想到行李都捆扎好了,突然曹操遣人来请,说明朝上巳日要在郊外别业宴饮府内之士。

是勋心说哎呦,这半年多以来忙着军务、政务,先在冀州打仗,又前赴朔州镇胡,吾不作诗久矣——就前些天抄给是魏的那守《白马篇》,改的最后几句,自己瞧着都汗颜——如今曹操摆明了宴请“之士”,到时候不是作诗就是作赋啊,自己一个不慎就可能露怯!

也不敢装病推辞——终究昨天才刚见过曹操,今儿还出门去拜会过王仲宣,探望过蔡文姬,自己装病是有前科的,再装容易露馅儿——只好一晚上窝在家里,苦思冥想地默写前世所读过的诗词,现修了十来首,好第二天跑去应付事儿。

曹操的生活一向很简朴,不追求豪屋广厦、佳肴美味、绫罗绸缎,只要有女人,他曹老大就能舒舒服服地活下去。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许都郊外置办了多处别业,主要目的便是如同此次一般,要宴请、会聚各种类型的同僚、下属,联络感情,并且炫耀文治。

这回择定的别业,就在许都西八里外,此处有溪,有桥,即名为“八里桥”。是勋前一世听说过这个地方,《三国志平话》中称其为“灞陵桥”,说关羽挂印封金、千里寻兄之际,曹操即于此桥相送,奉上锦袍,关公以青龙刀挑袍而披。这当然只是小说家言啦,正经史书上光写“关羽逃归刘备”,压根儿没提过程。

当日群贤毕集,都是司空府中同僚,也皆为能诗善文之士。比方说“建安七子”中的六位:王粲、阮瑀、陈琳、刘桢、徐幹、应玚——没请孔融,一则孔融算曹操的同僚,而非下属,二则么……两人最近越发不对付,一见面就会吵架。此外还有杨修、邯郸淳、苟纬、卫觊,等等。

这其中很多人都是是勋出镇朔州以后才入司空幕的,跟他交情不深,也就仅仅认识而已。倒是陈琳,入幕虽晚,他跟是勋早在赴冀州游说袁绍的时候就见过一面,当下故作熟稔,上前致礼,说:“昔日鸿文,使琳衷心摇曳,今日又得恭聆长史之佳构矣。”

是勋心说别介,《别赋》千古唯一,我可再也写不出……抄不出第二篇来了呀。况且如今阳春布德泽,国势也蒸蒸日上,总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再抄《恨赋》。赶紧还礼:“孔璋大才,昔日勋乃以宿构献之尔,临题作文,必不如也。”先说清楚啊,我脑子慢,今天应景作诗、作文,水平低点儿,希望大家伙儿都能原谅。

陈琳一扯是勋的袖子:“长史可上座也。”是勋闻言一愣,心说这啥意思,是真的恭维我呢,还是想把我搁火上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