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宛城宣诏(1 / 2)

加入书签

是勋所以又不怕出差了,想往宛城去跑一趟,一是最近在都内实在烦心,巴不得逃出去避避风头,二是为了去见那位智计无双的贾文和一面。张绣算什么东西?根据史书记载,这人打仗可能还算挺厉害——当然不能跟曹操比——但是野心不大,智略也很普通,要是没有贾诩辅佐,曹操踩他就跟踩只蚂蚁似的,丝毫不费力气。要是光去见张绣,大可不必自己亲自出马,可是要见贾诩,换别人去那还真不放心。

是勋倒不是自视过高,觉得自己能对付得了贾诩。只是别人未必对贾诩有什么戒心,就容易中了他的道儿,自己好歹通过前一世研读史书,知道这位贾文和是何方妖孽,大概有些什么算计。另一点,他确实挺崇敬贾诩的,想趁机去见上一面,最好再套套近乎——话说活到今天,能让他愿意屈尊跑上门去拜见的名人可不多啦,轻易不容错过啊。

建安元年十月,朝廷下诏,任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为南阳太守,增食邑三百户,使议郎是勋赍诏前往宛城。

是勋这回奉命出都,曹操派了一百精锐相随,队官是他的老熟人孙汶——孙汶由是勋推荐给曹操,因为他身手敏捷,能够空手入白刃,所以加入了曹操的警卫班子,直属于都尉典韦。此外,是勋还带上了三个人:一是义阳少年魏延,太史慈收他为徒,以毕生武艺相授,这回托是勋带出来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二是门客吴质。三是食客鲁肃——虽然一心想见贾诩。但是是勋知道,贾文和不是好相与的,自己这边儿多两个帮手,可能做起事来要方便一点儿,心里也更踏实一点儿。

吴质为御,鲁肃和是勋同乘。这一路上,就见鲁子敬始终微蹙着眉头,好象有什么心事。是勋就琢磨啊。他也在我家吃了好几个月的闲饭了,是不是吃腻味了?我要是不把他推荐上去,这小子反正也没把家眷接到许昌来,会不会瞅个冷子就落跑啊?不成,我得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问他一下。

于是当晚居于亭舍,是勋就问啦:“子敬似有忧思,可是怪勋不举荐于你么?”鲁肃轻轻摇头,想要笑笑,可是又倒吸了一口凉气:“宏辅多虑了。肃无所思,只是……牙痛而已。”

是勋差点儿笑出声来。心说怪不得你老沉着脸,好象谁该了你好几万钱似的。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那确实够受的,而且这年月还真不容易找到牙医。当下叫个小兵打了点儿深井水过来,让鲁肃含漱着,可以略微缓解疼痛。

可是既然聊起来,是勋也不肯就此罢休,得趁着这个机会再好好探探鲁肃的底儿才成。于是他就问:“子敬志向如何,可能与勋言及么?”

鲁肃把嘴里含着的凉水吐了,缓缓地道:“肃有何大志?原在乡中,不过召聚乡丁,欲保安一方而已。若非宏辅召唤入许,便不知天下如此广阔,正多大丈夫用武之地,不必蜷屈于乡梓一隅也。”

是勋心说就知道你没啥大志,主要还是眼界不够宽广的缘故。估计在原本的历史上,你所以跟周瑜家里连吃好几年闲饭,也是还没想清楚自己该走的道路,所以才不着急请周瑜举荐你。当下他就问啦:“既然子敬欲求用武之地,勋是将卿荐于朝廷呢?还是荐于曹公呢?”你说吧,你打算去做啥,我都能帮忙。

鲁肃吸一口凉气,似笑非笑地说:“难道是肃近日食量过大,宏辅已无粮资供,故而要赶我出门么?”

“是何言欤?”是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子敬大才,终不能长久寄食于某的门下。即便季重……”说着话指了一下旁边的吴质,“年齿尚幼,等过一两年,也是要荐他出仕的。”

“便出仕又如何?”鲁肃微微苦笑道,“某与季重,论及家世,皆难望得好官也。”

是勋一想是啊,鲁肃和吴质,论起家世来就都很低,甚至可能比麋竺还低,要在太平时节,没有特别的际遇就很难升迁,官至千石也就到头了。比如吴质,史书上记载,他先后当过朝歌长、元城令,就算有曹丕的看重,甚至就连曹彰、曹植、曹真、曹休也跟他关系不错,却一直升不上去,而且就算做了官,乡里照样瞧不起他。可是某些人运气不错,赶上了汉末乱世,以麋竺的出身,现在就已经做到二千石了,在原本的历史上,后来还做到安汉将军。吴质更不得了,一个卸任的县令,曹丕一当皇帝就立刻破格提拔,拜为北中郎将,封列侯,持节都督幽、并诸军事,简直跟坐直升飞机一样。

汉初是军功贵族的天下,到武帝时代才有所改变,拜了个年轻时候放过猪的老儒生公孙弘为相,随即军功贵族垮台,儒学世家开始登场,延续到东汉末年,就已经垄断了绝大多数的高级官职。吴质、鲁肃这类“单家”子弟想要出头,一是得靠军功(就那样还未必就能爬多高),二是得碰上改朝换代、鸡犬升天的好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