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攻守易位,平江营完胜!(1 / 2)
全国战场一盘棋,其他的地方全动起来了,连云南的西军都出兵四川,楚军最厉害的这个大车却一直呆在棋盘的角落,没有充分发挥子效。
汪克凡等得有点着急。
但是时机不成熟,现在只能沉住气,继续等。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楚军主力在饶州府等了一个多月,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军上下抓紧时间休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习,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完全恢复,甚至又提高了一点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然只提高了一点点,却是殊为不易的进步,在战场上碰到实力相当的敌人,这一点点提高就可能是制胜的关键。
部队的士气也很高。忍了这一个多月,眼看着其他友军打得热闹,楚军士兵都憋足了劲,各级将领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请战书,将士们恨不得立刻出征投入战斗……“拴住的狗才咬人”,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道理。
汪克凡身在饶州府,整个东征战局的情报都汇集到他这里,总的来说,除了上饶的王进才和曹志建打了个败仗,其他各部都比较顺利,就连扼守仙霞关的陈邦傅都仗着地利优势,在镇筸营的帮助下连着打退清军的两次进攻,让号称知兵善战的周亮工无计可施。
王进才和曹志建的个人能力差了点,汪克凡并不担心。
能力差不是问题,只要没有差到不及格的地步,能力差的人反而好控制,汪克凡优待平江营和长沙营,除了千金买马骨之外,也想在楚军内部形成一种平衡。
近代军队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楚军并不需要太多惊艳的牛人猛将,更需要兢兢业业的螺丝钉,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适应螺丝钉的角色。服从命令听指挥,很大程度上能弥补他们个人能力的不足……况且楚军其他将领的底子也强不了多少。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迈过去这个坎,和张家玉、王鼎的差距并不大。
有关上饶之战的事情,他都全权交给汪晟处理,虽然其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他也没有干涉汪晟的指挥……打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开车一样都是熟练工种,总当副司机永远也开不好车,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统帅,现在付出的这些代价,将来都会有回报。
汪克凡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小孤山的谭泰。
谭泰的主力不动,楚军的主力也不动。
等到攻克上饶之后,浙江和福建的西边再没有任何屏障,谭泰估计就忍不住了。
除了上饶之外,东征战场上还有一桩麻烦事——鲁王。
鲁王和隆武帝之间曾经有过合作的机会,但是最后却闹得水火不容,博洛南下的时候。鲁王被打得落花流水,被迫逃到舟山岛上,中间还有一段时间靠郑彩庇护。似乎马上就要完蛋的样子。
但是他在江浙沿海一带仍有很强的号召力,随着东征展开,南直隶、浙江、福建北部的很多义师都奉他为主,起码名义上听他指挥。他手下有张煌言、张名振这样的人才,最近一个月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抢下好大一块地盘,包括福宁州的全部、福州府、建宁府和温州府的一部分,联军号称十五万,兵锋直指福建省城福州,打得佟养甲竟然只能采取守势。
和他相反。刚刚吞并郑彩的郑成功军心不稳,清军又在厦门附近陈以重兵。郑成功虽然也在反攻,却进展不大。罗明受和张家宝从香港出海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他们迂回攻击清军侧后,要经过郑成功的地盘,汪克凡隐隐有些担心。
随着福建战事的深入,江西明军、广东明军、香港的楚军、郑成功、鲁王朱以海几支抗清力量不可避免要发生接触,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想了很久,汪克凡铺开纸笔,给隆武帝写信。
……
张存仁发现明军堵死了城南八里堡,再也坐不住,接连派出几支小股部队,对八里堡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很顺利!
出乎意料的顺利!
城南八里堡,顾名思义,距离上绕城只有八里,也就是四千米的样子,除了城下的一片开阔地,八里堡附近是地形复杂的丘陵,有很多树林和湖泊池塘,张存仁很担心中了明军的埋伏,没想到几支小部队派出去,都顺利地抵达壕沟,才遇到防守的明军。
张存仁仍然不放心,派出斥候扩大搜索面积。他们惊喜地发现,上绕城和八里堡之间竟然是真空地带,明军除了游骑斥候外,没有部署一兵一卒,只在壕沟前面部署了防线,就像一个只穿着内衣的大美女横躺在上饶城前,还诱惑十足地向清军勾着手指。
来吧,来打八里堡吧,这条防线很单薄,咱们在野外决胜负。
斥候禀报,北边的曹志建守在灵山,距离上绕城六十里,王进才的主力摆在白鸭嘴一线,在八里堡三十里之外,远远超过上饶城和八里堡之间八里的距离,怎么看都没有太大的风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