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加入书签

可是,一到阴雨天,公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和红泥浆,湿滑无比,泥泞不堪。星期天回学校时,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鞋子和衣裤,总是沾满黄色的泥花。而且因为山高,山公路处处弥漫着沙雾,阴风阵阵,幽深黑暗,着实恐怖吓人。

而这条美丽却又显得阴森的村公路,却是杨光村子的孩童们,幼年漫漫求学路上,蹒跚前行的生动写真。有时美丽而快乐,是他们求学路上的乐园。有时凄苦而艰辛,一把小花伞脚踏红泥浆。这些点滴记忆,深刻的融入了大家象牙塔求学快乐又痛苦的记忆之中。

可以说,只要是村子里读书的孩童,求学路途中,印象最深刻的总是这条给予了他们无数的欢乐和艰苦的村山路。

而从今天开始,杨光终于脱离这一条陪同自己在镇子求学五年时光的村公路,踏上了前去县城求学的新路程。以前是每个星期都要经过这条村公路回家和学校之间往返,现在因为路途更加遥远,根据经验应该变成了像他哥哥姐姐那样,最多只能一个月才能往返一次了。

也许天公作美,刚好杨光今天去县城报道的日子,阳光明媚无比,万里无云,天空一片蔚蓝。

早上的空气,无比的清新,夹杂着青草的气息,湿湿的很舒服。可是杨光此时的内心,去显得多了一丝忧愁与不舍之情。

杨光出生在偏远的山村,注定了求学之路,不可能一直有家人的陪同。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就已经在镇子上的小学学校开始了寄宿的求学生涯。

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从家里出发,背着一个星期的米,拿着二到三元钱的零花钱。徒步快十公里的路程,走到学校,开始一个星期的读书日子。等到星期五的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又从学校走回坐落于群山环绕的家。

周而复始,直至到镇子最高级的学府初级中学,只有从那学校毕业,才换上另一个新的征程。

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三年,五年的寄宿生涯。他已经从开始时一个人会感孤单和害怕,会有时晚上睡觉夜深人静因为想家时,一个人偷偷躲在被子里面哭泣,到如今慢慢的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习惯了,不代表不会再感到孤单和害怕。不代表不会再想家。杨光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内向的人一般都比较多愁善感。一个人的夜晚,总是会胡思乱想。

家中的爸爸,比较喜欢喝酒,但是酒量不好,逢喝必醉,但又烂酒,只要别人一叫就去喝。

杨光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好像他正在镇子上的初中读书。那天是集日,中午时村里的同学从集圩回来,告诉杨光说看到他爸爸醉倒在大街,一个人睡在大街上。当时杨光就感觉到他们看他的眼光,带着异样。

杨光去看了,也尝试叫爸爸起来然后回家。可是喝醉了酒的人哪是那么容易叫得起来呢?杨光当时心里很恨爸爸,为何这样?既让他感觉在同学面前脸上无光,又担心爸爸独自一人躺在大街受到伤害。心里也恨和爸爸一起喝酒的人,喝醉了酒怎么就不管了?沾满能做到让醉得不省人事的爸爸一个人睡到大街上?!

杨光当时的做法是,害怕丢人,看到实在叫不醒爸爸他一个人远远的走开了。走开时,他眼睛湿润了。现在想起来他一样眼睛湿润了,农村的孩子比较自卑,丢不起一点脸面。看着躺在来来往往的大街上的爸爸,走时装作路人,脸面有了吗?但却一定愧对养育了自己的爸爸。

妈妈比较喜欢唠叨,每逢爸爸在外面喝醉了酒回来,必定噼里啪啦劈头盖脸一通骂。声音能多大就骂多大,话语能多难听就说多难听。喝了酒的人神经比较敏感,精神比较亢奋,半醉不醒的人更甚。于是两人老是干仗,拌嘴,然后动手,之后妈妈开始闹死闹活,离家去亲戚家等等等等。

唉!这样的家人,怎么不叫杨光他们兄弟姐妹挂念?怎么不叫杨光他们担心呢?

今天是杨光新进高级学府的日子,一家人都十分的高兴。在农村更不用说杨光所在的山村,读大学的人包括大专在当时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哥哥,华南理工大学!那也是他们家的骄傲。

整个村子,读过高中的不超过五人,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姐姐,只是当时在杨光要去县城读高中之时,他姐姐已经接到了大学的通知书,是专科职校。村子的同学,大都只读到初中毕业,就辍学去打工为家挣钱了。高中大学已经是很想当于以前秀才之类的文化人了。

只可惜,杨光并没有遗传到家里的优良基因。在村子是一副乖乖孩子的模样,见人就叔叔啊伯伯的叫。村子的人都十分喜欢他,赞杨光一家兄弟姐妹个个懂事,聪明过人。经常用他们来作自己孩子的教材,杨光他们这里那里都好,你怎么这么的差?!

可在学校,杨光旷课、早退早已是家常便饭。寄宿求学,虽然没有家人的陪同,但也同样没有家人的监管。虽不至于为所欲为,但是偷懒还是很简单的。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读书又太苦闷,杨光早已不堪诱惑了。

当时考上高中的分数线是350分,而杨光的成绩是341。知道成绩时杨光已经和初中同班同学约定好去读一所职中了,家中话事的妈妈和姐姐却十分坚决的让杨光去读高中。昨晚在家人和村子十分懂事的杨光,最后选择了服从。当然从杨光内心来说,能上高中还是不错的。

最后,通过妈妈快十年的村干部身份,不知道怎么搭上了关系?最终给学校交多一千元的学位费,杨光荣幸的成为了县城高中的新一届学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