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武功文治(2 / 2)

加入书签

何苗哈哈大笑,摆摆手道:“你是知道我的,我最不喜这些繁文缛节了,你礼节太多,我却对你有些不喜了。”

话虽如此,韩易却能感觉到何苗对自已的大礼十分的受用。汉时人重德义,崇恩信。常有为报恩而慨然赴死之事发生。在官场,门生故吏对老师与举主更要感恩戴德。

对被举荐人来说,举主就是他们的恩人,不但平时对举主感恩戴德、言听计从,更视举主如君父,并且甚至当举主去世的时候,有些被举荐人还会去官服丧,像儿子一样的尽孝。

先帝时,跋扈将军梁冀曾多次聘请过一个叫赵敦的人,赵敦每一次都拒绝了他,不肯应聘。尽管梁冀被士大夫们强烈的憎恨,然而在他身死族灭后,赵敦却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举荐之恩,而不顾朝廷不准人去吊唁的禁命,独往吊祭。

韩易得何苗之助良多,又是心怀忠义之人,又岂能对何苗有所不敬。

书房中另有一人,是何苗的车骑将军府长史,可谓幕府的文臣之首。名唤乐隐,四十岁左右,乃是冀州安平国武邑人氏,与高览同县。韩易在与其对谈一阵后,发现此人只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道德之士,非是纵横卑阖的谋臣。韩易不禁对何苗与何进之争愈加的不看好起来。

正想着如何劝说何苗时,何苗突然问道:“明远呐,这几年读书几何啊?”

韩易一怔,立即应道:“易这几年政事军务繁多,一时……无空闲时……”

何苗指了指韩易,有些恨铁不成钢之意,说道:“若不读书治典,终究只是一名武夫,难得他人的看重与投效。你现在已是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兼领西河太守事的二千石高官了。我问你,麾下可有何名士良吏啊?治理政事是否顺心啊?”

韩易闻言大汗,支唔的说道:“易麾下良将不少,文吏只有两名,平时……平时的政事还算可以……”

何苗摇摇头道:“那是因为犷平与阴馆县小,西河郡的汉民又十分稀少,南匈奴人多是粗鄙不文之辈,所以你还感觉不差。若是他日被朝庭调至内地郡县时,在面对众多的汉民与世家大族时,我看你什么办!”

韩易闻言猛醒,高祖时曾说,可以在马上打天下,却不可以在马上治天下。如今南匈奴人已平,西河想回复成汉家的郡县,非得以汉家的文治才行。若不然,数年之后,西河的汉民也将胡化了。

韩易欲要使南匈奴人彻底的溶入到大汉,必须让他们习我华夏文化,服我华夏衣冠,守我华夏之天理,方可最后成功。看来是时候召些文人名士,到西河郡去帮助自已治理南匈奴了。

韩易拜谢何苗的指点,告退出去,准备参加晚宴了。晚宴的应邀之人,多是何苗的部属,少量的几个朝庭大臣。韩易暗自旁观,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才,皆庸碌之辈,除了乐隐与其学生牵招之外,别无能入韩易之眼的。

韩易本想日后寻机劝说何苗,但又思及这是汉帝之意,并非何苗之本意。何苗就是不想与何进相斗,何进只怕也不会放过何苗。车骑将军府与大将军府之间的斗争早已经开启,又岂是自已区区一劝就能劝服的。

自已多得何苗之助,想必早被何进视同何苗的同党,除非自已对何苗无情无义,不然终究难以脱离这个漩涡。韩易长叹一声,暗道:也罢,也罢,纵然自已不擅政争,可为报何苗之大恩,说不得也要尽在一份心力才行。

酒宴已毕,韩易拉着苏顾的手再次问道:“何氏何在?”

这时苏顾才不得不说道:“何氏已被主公纳为小妾了?”

“什么?”韩易大惊。

苏顾解释后,韩易才知,儿子何赟在来雒阳城之后不久,就因水土不服,而大病了一场。当时苏顾被派至河内郡公干,何氏在寻找苏顾不果之下,于是找到了何苗府中。何苗见其貌美,一时心动之下,便大力的相助。

终于在何赟病好之后,何氏也心许何苗,于是在半年前嫁给了何苗为小妾。何赟也被何苗收为义子,一时也颇为疼爱。

韩易冷冷的问道:“车骑将军是否知晓我与何氏的故事?”

苏顾眉头一皱,说道:“等我回来时,此事将成。苏某并没有挑明,但何氏说没说,这个我就不知了。”

韩易不由松了口气,以何氏的脾性,只怕不会提到自已吧。也好,自已与何苗之间,终究不会因为此事而生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