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东亚风云2(2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还有意买下美国正在建造的,排水量近万吨的“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

美国海军并不愿意出售这艘新式战舰,自己对装甲巡洋舰这种后起之秀也求贤若渴。

无奈之下,日方决定以“布鲁克林”号为原型,订购四艘同级姊妹舰,总价三百万英镑。

与此同时,国内造船厂将在意大利与美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建造日版“加里菠第”与“布鲁克林”级装甲巡洋舰。

虽然时间相对会长一些,成本会高一些,质量会差一些,不过这将极大提升日本造船水平。

小正天皇有意组建三支“八八舰队”,因为自己在未来三年,至少还可以获得十八艘“三笠”级战列舰。

根据新拟定的海军扩军计划,到1900年,联合舰队的主力舰队将拥有53艘“三笠”级战列舰和不少于30艘的装甲巡洋舰。

“爱卿不要心痛于外购战舰,钱花出去才是钱!”小正劝解一脸踌躇模样的伊藤博文

首相大人急忙点头称是,心里却在盘算海军到底花了多少钱去买船。

四艘“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400万镑,两艘“埃德加”级一等防护巡洋舰300万镑,“卜拉德”号防护巡洋舰70万镑,“奥林匹亚”号防护巡洋舰65万镑,这些都是现货。

订购两艘“富士”级战列舰300万镑、两艘“强盛”级一等防护巡洋舰300万镑、四艘“加里菠第”级装甲巡洋舰300万英镑、“布鲁克林”级装甲巡洋舰300万镑。

总计2035万英镑,全部都是现金付费,几乎花掉了陆奥宗光带回资金的三分之一。

“朕觉得‘强盛’级的装甲不够结实,不如新式装甲巡洋舰牢固,就让西乡爱卿又订购了四艘装甲巡洋舰版‘强盛’级,造价为八百万英镑!”

2835万英镑,刚这么两天,海军便已经轻松花掉卖地得来现金总额的40.5%!

要是把在国内开工建造的八艘装甲巡洋舰算上,只怕早就耗费过半了!

“陛下圣明!”西乡从道急忙叩首施礼,不管怎样,反正海军现在是爽歪歪了!

有了天皇与外汇的合力支持,海军以前手头拮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今往后,联合舰队不但要做亚洲第一,还要做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反正已经下订了,手头还有不少余钱,伊藤博文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刨去给陆军采购武器弹药的700万镑,现在还有2400万镑没有花掉。

有1000万镑直接进了皇室内帑,算作小正天皇开金口的酬劳。

50万镑奖励给了主持谈判的陆奥宗光,对于这两点,大家都没有异议。

“由于建造战舰所需钢铁甚多,单凭从国外进口,难以为继,且不利于我国工业提振。朕与首相、榎本君(农商大臣-榎本武扬)、渡边君(财政大臣-渡边国武)、陆奥君(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井上君(内务大臣-井上馨)等人商议后,决定斥资1000万英镑,从德国引进全套设备和技术,建立富士制铁、东洋制铁、三菱制铁、九州制铁等四家制铁所。”

著名的八幡制铁所便是用甲午赔款建立的,费用达到1920万日元,折合200多万英镑。

“希望在五年之后,达到年产生铁十万吨,钢材十万吨,可满足国防建设之需要!”

炼钢炼铁都需要铁矿石,日本没有这个资源储备,必须从国外进口。

最近的地方便是棒岛或者清国,如果能占领铁矿石产地,便等于拥有了免费的原料。

当然,小正天皇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好到能让某个国家给自己的四家制铁所买单!

日本雇佣的美国石油钻探队,在得到酬劳之后并没有回国,而是去了荷属苏门答腊岛。

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廖内省马六甲海峡沿岸沼泽带,蕴藏着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油田——米纳斯!

后世探明储量至少为十亿桶,折合七十亿桶以上的原油储量。

按照每桶0.05美元的转让价来计算,日方也可获利3.5亿美元,即七千多万英镑!

就算只发现了五分之一的储量,卖掉之后,也能落袋一千多万英镑,足够补上制铁所的开销了。

为什么小正天皇会对米纳斯油田的情况这么清楚?

因为这座巨型油田是被日本发现的,而且发现的时间极其特殊!

或许荷兰人不像大英帝国那么财大气粗,能一次砸出上亿英镑。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用油田抵押,轻松募集到数千万英镑的贷款!

对小正来说,日本有了一亿英镑以上的原始资金,发展速度必将比历史上更为迅猛!

刨去制铁所消耗的1000万镑,余下的1400万镑里,400万镑用于国内建设,500万镑作为陆军军费,另有500万镑成为战争机动经费。

眼前将大部分外汇都用于军事开支没什么不对,日本的军事扩张就是为提升国力而服务的。

只要今年的对清战争可以取胜,便可以入账3000万镑以上!

而考虑到两国悬殊的军力与备战情况,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明年开始,英国每年还会支付3000万英镑的中东地皮分期付款。

可以说日本财政在未来八到十年,都将处于空前充裕阶段,根本无需为流动资金而发愁。

有了既定国策为保障,日本军事工业,包括生产陆海军装备的工厂正在疯狂扩充产能。

小正天皇以下旨内阁对其持续不断的输血,确保由政府来主导型的投资项目可以顺利推进。

到甲午战之前,日本纺织业的纱锭数达到53万锭,是清国6.5万锭的八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