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收玉米了(2 / 2)

加入书签

按照公母交换,差不多能换回来四百九十信用点,再加上第一次交易的那些鸡鸭,两次下来已经挣了两千一百五十点信用点,这些信用点都存在杜程的身份证上,平时到换购点换东西用的都是宁启言他们三人的身份证,除了每次下山交易外,杜程的身份证就一直留在空间里,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收拾好房间,就留下一个铺着报纸的木箱摆在火炕里侧,五只嫩黄色的小鸡在箱子里走来走去。

剩下的箱子清理干净重新放回储藏室,之前攒下来的受精蛋这次并没一次孵完,还剩下一些时间近的可以再孵一波。

全部收拾完,宁启言出了空间,到山洞里看了看,胡子和杜程还没回来,又重新回到空间。

这时宁晓文已经把之前做大酱时宁启言找出来的那一麻袋的黄豆搬到院子里了。

宁启言顺手从屋外的窗台上拿起电子秤。

“秤多少出来?”

宁晓文盯着黄豆算了下时间,“一共称二十斤出来,分称两个十斤放着。”

“就做二十斤?眼瞅着玉米就能收了,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不缺粮食,估计来换的人能有不少。”

宁晓文微微摇摇头,“不用一次做出来,今天二十斤先做上,三五天以后再做二十斤,这么依次把时间岔开,只要把每批的时间标注好,等时间到了,咱们就能一波一波的出来成品,卖也好卖,还能把保质期拉长。”

听完宁晓文的话,宁启言点点头。

正如宁启言所想的,玉米一成熟,整个d市上辈子最危险也最不可控的危机在这一世刚刚有了苗头,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度过了。

若非中间有白诚毅一家缺粮的事发生,宁启言几乎都没感受到粮食危机。

无论是宁启言之前猜测的有其他人重生或者预知,还是其他的引起这些改变的事情发生,他都发自内心的感激。

他是个自私的人,他的重生只想保住杜程的生命。但d市是他的家乡,d市的安稳和欣欣向荣是他的期望,也是他们一家人的保障。

山下的玉米最先进入收获期,哪怕宁启言他们在山坳里的田地比附近其他人家成熟的早了两三天,也没早过山下一周前就开始收获的玉米地。

等到张平国和宁晓文同时点头确定可以收了,不只是他们三家,附近其他人家的青壮年也跑来凑热闹般的帮着掰玉米。

因为三家的玉米都是和土豆一起种的,所以收玉米的时候还得注意着别踩伤地里的土豆,而土豆和地瓜距离收获的时间最快也得两个多月。

每块地的地头上都铺了张大塑料布,掰下来的玉米穗就先放在地头,等晚上再统一往回搬。

运水的滑轮这时又有了用处。装好袋的玉米系在绳子上,山坳上面的人借助滑轮把玉米拉上来,总比一趟趟背省力的多。

不同于山下已经接近尾声的收获期,山上其他的地还没开始收,山坳这一波是最早的,就连水站驻守的两个小战士也忍不住轮流出来看看,顺便在胡子他们累了以后替换上去帮着往上拉玉米。

王洋家距离山坳最近,三家人收回来的玉米都先堆放在他家院子里,沿着山洞口旁的墙壁一点点落上去,平时还有刘佳她们在院子里守着,一边看顾鸡鸭,卖卖东西,一边就把玉米的外衣剥掉。

因为附近不少人都来帮忙,不到三天,山坳里的玉米就都被收干净了。剩下的玉米杆还在地里,原本王洋他们想直接包揽整个山坳里收玉米杆的活,让胡子他们可以分出手到其他人家陆续开始收获的地里帮忙收玉米,不过被胡子直接打发了。只要把皮肤包裹住了,注意点不被玉米叶划伤,相对来说,掰玉米穗比收玉米杆轻松不少。而且地里还有土豆,胡子他们怕汪洋几个年轻人注意不到再伤着土豆,干脆就让他们几个去其他人家帮忙。

虽然三家的地一起收的,但不管是堆在院子里的玉米穗还是晾在宁启言家上面平台的玉米杆,都分成三堆,谁家地里收上来的就是谁家的,收的时候稍微注意点,就能分的清清楚楚。

等整个山顶所有人家的玉米都收的差不多了,收获最早的宁启言他们已经把地重新翻好,准备下一茬播种。

原本地震前d市一年一般只能种一季玉米,但地震后气候变化,开春后温度上升的很快,只要保证浇水跟得上,市里请的农业方面的专家也建议可以再种一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品种的区别,这一次市里没让市民用新下来的玉米留种下种,而是统一到附近水站用信用点换取。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几百上千斤的玉米收进家以后,大家也就不像之前那么仔细信用点的花销,上面一说最好统一换取,几乎所有打算再种一季的人家都到水站报数预定种子。

王洋家和白诚毅家也不例外。

王洋家六人都不是本地人,在d市所有家底都需要一点点积攒,况且现在普通市民间的通讯还没有恢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和家人是个什么情况,d市现在的势头不错,他们都想多攒点粮,一旦通讯恢复,家人能幸运的活下来,生活不好的话,还能接到d市生活。

而白诚毅家不用多说,打死他们也不想再过之前那种算计来算计去,却还是吃不饱肚子的生活了。宁肯多花些力气,多多的种粮,收回来的粮食吃不完发霉了,也比想吃却没得吃强!

相反,宁启言家没有换购新一季的玉米种子,而是预定了黄豆种子。

有了成批量做大酱的经验,他们又不缺粮食,决定把之前收完玉米空出来的地种满黄豆。

d市幸存的人口有好几百万,哪怕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会从他们这买酱,他们也不愁这些黄豆的去处,而且卖酱可比种地合适的多。

换个角度说,山上开垦出来的地并不算多肥沃,种一季黄豆正好还能养养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