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梨花落尽月又西(三)(1 / 2)

加入书签

她定了定心神,头脑快速的转动:这会不会是被大火烧死的楚家人,因找不到家人收尸而随便被安置在此处。

可是经过严密的推敲后她发现这个猜想是站不住脚的。

她在宫里当值时曾留心打听过有关那场大火的细节,并借故去史馆悄悄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她发现由于大火发生在皇都长安且烧死的人不在少数,烧毁的还是太祖赐给楚氏一族的宅邸,因而皇上在得知火讯之后,先是调动近处的城内守军前去救火,后又马不停蹄地派人前去现场核实死伤人口,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全部由专人誊抄清楚送呈皇帝预览,接着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批发放安葬和抚恤费用。最后还严命丞相务必查清着火的缘由,倘使有人故意纵火定斩不赦。在这么严格的层层把关下,想要蒙混过关地漏报谎报,实在不大可能。

即使他没名没姓被埋在了此处,可为何连墓碑都没有呢?

想用一截尺骨去回答所有问题,是万万不够的。她必须要继续深挖,从完整的尸骨身上或能找到答案。

不久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出土了,她心中的不安如瘟疫般逐渐蔓延。她不顾酸痛的双肩继续奋力地土,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部的弧度汇合至下巴,摇摇摆摆地掉进泥里,砸出一个个如拇指般大小的泥坑。

又有骨头陆陆续续地被她掘出,最后一个掌骨的重见天日则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她的第一个猜想。

楚云汐用袖子揩了下汗津津的额头,耐心地把人骨整理好,摆放在所坐的绢布上,粗略地检查过之后,大致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这是一副完整的人骨。

也就是说这些白花花的骨头是属于同一个人的,而不是多人的残肢。这是根据骨头接缝处和对称性判断出来的。因她几乎没有仵作验尸方面的经验,所以能依靠的只剩下常识了。

第二:这副骸骨的主人应该是个男子。

首先,死者骸骨较为粗大,突起明显,鼓面粗糙,骨质较重。根据死者的骨骼的高度和宽度来看,他应该是个男的。

其次,死者的颅骨,从头顶耳朵至脑后共有八片,这是男性的象征。如果她没记错,书上记载:女性仅有六片。(1)

第三:这个人绝非被十年前的大火烧死的,他很有能在那之前就已经死亡!

这幅骸骨被梨树跟包裹缠绕的密不可分,好像这梨树是从这个死人身上出来似的,尤其是左手掌,细小的根须甚至都穿到了手指关节中硬生生地将指骨插成好几段,光清理这些树根就费了她好半天的功夫。

楚云汐仔细的回想有关这棵梨树的所有记忆片段,她在梨树上练过轻功,而且此树又象征着父亲对母亲的誓言。于是,梨树从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的影像如流星般迅速地划过她的大脑。她清晰地记得,那一切都发生在火灾之前。

梨树在大火之前便已然树立于此地了。倘若此人是大火后被埋在树下的,那么必须把梨树连根拔起。谁会把尸体埋好之后,又把树重新种回去。而且梨树根部与尸体缠地这么难解难分,中间也没有被挖断的痕迹。

于是按照即得线索。她可不可以这样猜想:在火灾之前的某一天,有人把尸体埋在了梨花洲的门口,尸体身上恰好有梨树的种子,或者说这个人手里正好握了几颗梨树的种子。种子吸收了死人身体和地底泥土的营养,发芽长大直至枝繁叶茂。

第四:这个人很可能死于利器所伤。

经历了这些年的腐化,尸骨上难免有些残损的地方。但是尸骨上却有两处奇怪的缺口,似乎是利器所为。一处在左边肋骨,缺口处于人身体的左侧面,伤口斜着向下,高度大概在心脏的位置。很大呈三角形状,一处在右边肋骨靠近后背胸椎的地方,那处缺口很小,斜着向上,用肉眼看很容易忽略,楚云汐是用手摸出来的。

她闭上眼睛,在黑暗中模拟那人被杀时的情形,伤口既然一深一浅,那么致命伤自然便是重伤处了。如若一刀毙命凶手何必再补一刀非致命伤呢,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应该是凶手第一刀下手不重没有杀死死者,所以才有了第二处伤痕。

因此她还原的凶案过程是这样的:凶手先用形似锥子之类的东西从死者背后袭击,伤口在右侧且不深。凶手见死者没死拔出凶器,想要再刺一刀。而死者则在受伤后想要看清凶手是谁,他面向左转,转到一半时,恰巧身体左侧对着凶手,凶手一刀从死者左肋插入心脏,死者当场倒地身亡。

当然了猜测仅仅是猜测猜测,猜测不等同于事实。若想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必须要通过仵作的尸检。毕竟这尸体只剩下了一具白骨,他肉身上是否还有其他伤口,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些伤口是在死者事后,凶手故意弄得用来掩人耳目也未可知。他也不一定是被利器所杀,单凭两处骨头上的伤痕轻下结论未免武断,他也可能死于中毒、溺水,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被烧死的。她有把握的仅是,这人不是死于十年前逼她离开家的那场大火就是了。

相比于这个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以下疑问则显得更加棘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