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丑人(1 / 2)

加入书签

此番秋季围猎共分三日,头日小祭天地生灵,后两日才真正入山林行猎。

太子被禁足,作为太/子/党的萧允以强健体魄,厚天德根基为由,向皇帝请旨,令各世家子弟随同皇子王孙一同行围,然而在有心人眼里,那请旨的理由就跟放屁差不多。

“这四皇子为了太子也是煞费苦心呐。”刘慕辰站在萧炎身边小声叹道,萧允大费周章弄了这么一截,说到底也不过是想帮太子拉帮结派罢了。

萧炎敲着手里的扇子,轻笑道:“我四哥容貌异于常人,自幼只有太子待他最好,他也算投桃报李吧。”

刘慕辰转头去看萧允,后者正把着那宇文公子的手玩得不亦乐乎,好一个投桃报李,自己倒先乐上了。

刘慕辰蹙眉望着宇文公子,那张脸依旧面无表情,然而他握弓的那只手却扣得极紧,指节甚至泛出惊人的白色。

“简直是高岭之花插在野牛粪上……”刘慕辰一副看不过去的模样,偏头对萧炎道:“王爷,你……”

萧炎仿佛知道刘慕辰要说什么,阻断道:“本王虽为亲王,但他毕竟是我四哥,又得父皇钦点包揽行猎一切事宜,我自不好出面。”

其实萧炎说的话确实在理,他犯不着为了那名不见经传,靠着关系混进世家子弟里的宇文公子与萧允闹得不欢而散,毕竟当今圣上最看重的就是几个儿子之间的手足之情,但是……

刘慕辰心里知道,萧炎真想管这事儿,总也是管得了的,反正他和萧允之间本就有矛盾,他不愿出面,不过是觉得帮与不帮,于他而言,无甚区别而已。

也是,宇文家本来就是太/子/党,他看人家窝里斗自是开心,只是……

刘慕辰看着萧允将头往那少年的脖子上凑,忍不住道:“我想帮他。”

萧炎挑挑眉,并不作答。

刘慕辰笑道:“王爷若是帮我,那便是待我好,来日我投桃报李,那李子之大之甜,定远胜四皇子予太子的。”

萧炎看了看刘慕辰缠着纱布的左手肘,笑道:“你已扬言要为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会儿却要本王投桃给你?”

账还算得挺清楚……

刘慕辰腹诽一句,又笑道:“这叫礼贤下士,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士亦为民,可懂?”

萧炎不答,只是若有所思地敲着折扇。

“啊!”不远处传来一阵叫声。

萧允捂着半边脸向后踉跄几步,面前是提着弓,微微有些轻喘的宇文家少年。

“大胆!”萧允一身怒吼,盯着那少年的目光顿时狠厉起来。

刘慕辰心里一动,看这架势,该是宇文家那公子实在忍受不了萧允的非礼,因而奋起反抗,生生地在他脸上撞了一击。

“萧允面相丑陋,平素最忌他人对其相貌指手画脚,遑论重伤……”

坏了!

刘慕辰想着刘雅书里的赘述,顿时为那宇文公子捏了把冷汗……

“四哥息怒!”有皇子见萧允从士兵手里抽出一支冷箭,顿时面露惊色。

“还不给四殿下赔礼!”又有官家子弟对那少年喝斥。

然那宇文公子却是抿着唇站在原地,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好!好得很!”萧允气急败坏,抡起那支冷箭就往少年头上掷去。

少年握着弓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却仍是一动不动。

“好胆色。”萧炎扇着扇子笑道。

“恩……”刘慕辰配合地点点头,反应过来后,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话音放落,刘慕辰便只身往那少年冲去,不料有人的动作却比他更快。

“四哥息怒。”萧炎笑意盈盈地抓住萧允腾空持箭的那只手。

萧允本已怒火中烧,眼下见萧炎再来掺和,更是恨得牙痒痒:“七弟,四哥劝你还是不要管得太宽了。”

那话里透着浓浓的威胁之意,萧炎却浑然不在意,只笑道:“我并非要管四哥的事儿,只是四哥身受皇命,若这围猎期间出了点什么幺蛾子,一不小心传到父皇那儿,只怕……”

威胁得好!

刘慕辰在心里暗暗鼓掌,这里除了萧允以外,最有说话分量的无疑就是萧炎,往深里说,即便发生什么,在场也不会真有哪个傻子去皇帝面前检举皇子,会这么做的,也只有萧炎……

谁让萧炎是王爷呢,谁让皇帝老子疼他呢……

刘慕辰看着面露顾忌的萧允,又想起他方才对人家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公子蛮横动手的模样,心里不禁一阵痛快。

他探出头去看那直直站在原地的宇文公子,后者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两人的眼神在空气中对上,片刻,宇文公子面色淡淡地转回头去,仿佛从未将刘慕辰看尽眼里。

好吧,还真挺高冷的,本来还想交个朋友呢……

刘慕辰摸摸鼻子,无谓地想着。

是夜,众人各回自己的帐篷歇息,刘慕辰是萧炎带来的,在外头的身份仍是伶人,自然该和萧炎住同一间。

两人一起进了帐子,萧炎想起白日的事,笑道:“本王今日这桃投的,可还称你心意?”

刘慕辰心情上佳,听得萧炎那么问,颇感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孺子可教也。”

萧炎但笑不语,只是张开手臂盯着刘慕辰。

刘慕辰眨眨眼,疑惑道:“干嘛?”

萧炎道:“明日四更便要整装行围,该歇息了。”

刘慕辰知道了,这位富贵王爷是想让他帮他宽衣解带,也是,以往在王府里总也有小厮跟着伺候,现在他就带了他一个,自然是不用白不用,只是……

同为男人,却要帮对方宽衣解带,这种事怎么想都很憋屈,刘慕辰自然不会答应,他道:“士人只替主子出谋划策,不行宽衣之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