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女娲的女儿?(1 / 2)

加入书签

瑶姬道:“‘圣’其实便是有肉身和自我意识的‘神灵’,他们的魂魄乃是‘神灵’,但是却又拥有可以让他们在尘世间自由活动的‘身’,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不同,就像星门的‘婴’,连她的肉身都是用巫灵之气造成,蟾宫的‘圣’却不一样,她的**只是二十年前出生的一个婴儿,里面的灵,却是世间的第一个神灵……女娲。”

“这有什么区别?”祝羽想了想,忽道,“原来如此,‘神灵’的限制太大,而且是随着万民的信仰,时强时弱,但是‘圣’不一样,因为他原本就是活生生的人,他继承了神灵的力量,出世之后,便不再依靠他人的信仰而存活,更关键的是,由于拥有自主意识,他可以在‘神灵’的基础上,不断的突破自己。就像现在的嬴政,他的魂魄原本就是‘神灵’,却还可以仗着肉身继续突破,更是吸收了我和其他人的魔神之力。”

“嗯,”瑶姬冷笑道,“当然,这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

祝羽笑道:“造‘圣’的人,当然是希望将他们所造的‘圣’完完全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他们称霸天下的傀儡,但‘圣’不但有肉身,就算离开巫灵界,失去百姓信仰也可存活,而且拥有自我意识。初始时,造出‘圣’的人,可以藉着某些事前的安排,将他们造出的‘圣’控制在手,但随着‘圣’的强大。他们所造的‘圣’是否还会甘心听从他们的命令?”

“不错,”瑶姬道,“嬴政原本就是阴阳家造出来的‘圣’,将他造出来的巫祝,唤作邹洐,阴阳家自然也在这个‘圣’里做了一些手脚,等嬴政统一六国之后,本以为可以靠着他打压儒、墨、道诸家,让阴阳家独尊天下,却未想到嬴政吞掉了你和其他几个魔神的魔神之力。彻底摆脱了阴阳家的控制。反过来将阴阳家杀个干净。”

祝羽道:“有哪个称霸天下的帝王,还会甘心听从别人的命令?不过好像阴阳家并没有死尽……”

瑶姬淡淡地道:“现在的阴阳家,其实是我逃出禹鼎后,一手创建的。跟以前的阴阳家没有太多关系。那个时候。八鼎尽毁。山川崩裂,我的元神逃了出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后来便开始重建阴阳家,目的是为了再造一个可以跟嬴政相抗衡的圣。”

祝羽道:“结果,你用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到现在也还没完成?”

“你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么?”瑶姬冷笑道,“我既不能让阴阳家闭门造车,那样子根本造不出什么东西,也不能让嬴政和他身边的那些走狗太早发现我的存在,只能弄出里宗和外宗,既让外宗的三宗彼此斗争,想方设法的造神造圣,绞尽他们的脑汁,耗尽他们的心智,又要用里宗暗地里控制全局。就算这样,结果也很难说有多好,扶桑教造出了‘扶桑大帝’,但这‘扶桑大帝’本质上跟大荒时那些巫祝造出来的‘神灵’,没有多大区别,而且还要更弱,星门造出了‘婴’,这个‘婴’确实有很大潜力,连我也刮目相看,只可惜他们太过胆小,既想让‘婴’变得强大,又怕‘婴’脱出他们的控制,不敢教她太多东西,结果,一个就像白纸一样,既没有生存**,也没有变强野心的‘圣’,什么也做不了,等同于一个废物……”

祝羽叹道:“‘圣’没有野心,也就没有变强的**,‘圣’要有了野心,一旦变强,必定会想方设法摆脱他们,甚至反过来杀了他们,我要是他们,我也头疼。”

她看向远处的天空,在那里,夏萦尘飞在空中,身周笼罩着白发蛇尾的女孩,手中持着五色的宝剑,白起紫煞作刀,在她身边不断绕飞,速度快得只能看到重重幻影,斩出来的每一道刀光俱是凌厉而凶狠。然而,这个曾经击败过“火皇”、刚才还猖狂不可一世的大秦杀神,竟是怎么也无法突破五色之剑的护身剑光。

她道:“这个‘娲皇’又是怎么回事?如果说,她里面的魂魄乃是神灵‘女娲’,那刚才从天而降,罩着她的这个女孩子……”

瑶姬阴阴地笑道:“那是女娲和伏羲的女儿。”

祝羽讶道:“女儿?女娲和伏羲有女儿?我倒是听说过他们相恋的事,但他们本是亲兄妹……”

瑶姬嘿笑道:“他们当然有女儿,虽然他们是兄妹,但这世上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止相恋的两个人?他们不但相恋,而且有了肌肤之亲,不过老天对他们的惩罚也很残酷,作为相爱的结晶,女娲生下了一个怪胎……一个人身蛇尾的女婴!”

祝羽道:“然后呢?”

瑶姬道:“那个时候,女娲靠着她的德行和凤仪,已经女尊天下,若是让人知道她跟自己的亲哥哥生下了那样的怪胎,后果可想而知。她想要把自己的孩子藏起来,但是纸最终还是包不住火,那个孩子终于被人发现,那些原本就在暗中图谋的人纷纷逼宫,女娲不得不当着所有人的面,亲手杀了那个怪胎,而她的亲哥哥伏羲,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也无法告诉别人那个是他的女儿。最后,原本就产后虚弱,伤心欲绝的女娲,在劳累中死去,在她死前,那些野心者,不但不体恤她曾经的恩德和辛苦,反而为了各自的野心彼此争斗,她用尽一生才完成的和平,一下子就四分五裂。”

继续道:“在那之后,伏羲为了完成她的遗愿,东征四讨,在这过程中,他意识到,百姓之所以桀傲难驯,不知错,不悔罪,是因为他们无所畏惧。于是,他以他和妹妹所生的那个女儿的形象,开始在巫灵界造神,又挥戈千里,凡不肯供奉女娲的,尽皆灭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