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安慰(1 / 2)

加入书签

(突然发现多了个盟主,多谢剑染青衣颜书友。还有各位打赏投月票的书友,也多谢了。本书估计还有十章左右,或多些少些,不会差得太远。)

孙传庭这场出关救援战事,整个大明都在关注,孙传庭亦不负众望,他出关后很轻易就占据了河南府大片地方,包括府城洛阳等地。十月初,他前锋更出现虎牢关上,兵锋直指开封府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孙传庭大军,流贼李自成部似乎气沮胆丧,十月初八日,围困开封府的数十万流贼竟主动放弃围困,他们非常狼狈的向南阳府方向撤退而去。又被围困数月,每每危在旦夕的开封府城就这样轻易解围了。

当孙传庭率领自己的督标营,还有数千陕西骑兵急行到达开封府时,面对举城欢呼迎接的开封城百姓,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这样胜了?自己真的赢了?

有若处于梦中一样,随后无限的欢喜涌上孙传庭的心头,这一把真的赌对了!

他立刻向朝廷报捷,并在捷报上说:“贼闻臣名皆溃!臣誓清楚豫,不以一贼遗君父忧!”

当塘马将他的捷报送到京城时,整个京师一样沸腾,崇祯帝得报大喜,欣欣然将孙传庭的报捷文书交给各朝臣传阅,他高兴的叫嚷:“贼灭亡就在旦夕!宜整兵备伍,趁胜追击,一鼓而击灭诸贼!”

他急不可耐的传谕在开封府城的孙传庭,让他领兵南下,一鼓剿灭流贼。同时又面谕吏、兵,工各部,让他们催促各镇督抚星速赴任,整旅渡河,河北各府速速输輓粮草,接济督师。

他还严厉的说,有敢任何派运迟误者,规避不前者,一律飞参重治。

不过要不要让孙传庭南下,此时朝臣也出现争议,一派认为流贼不堪一击,陕西兵马又锐,此次孙部轻易解除开封之围就是明证。当让陕西兵马速速南下,一举覆灭流贼大部,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免得到时他们又卷土重来。

一派为持重派,以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为首,他们指出,这可能是流贼的示弱诱敌之策,目的就是为了拖长官兵的粮道,“贼故见羸以诱我师,兵法之所忌也,臣不能无忧。”

陈新甲还拿出情报,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来,孙传庭进入河南后,面对的都是只有少量流贼守军,甚至空荡荡无一人的城池。

闯贼在河南不是没有经营,这种情况只表明他们采取诱敌深入之策,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官兵追击,拖长己方的粮道。

流贼甚至坚壁清野,将人口物资多数转移,这样官兵就算占据流贼城池,己方也得不到缴获。

眼下河南赤地千里,开封无粮,河南各地更无粮,这大军所过,粮草问题又如何解决?就只能千里迢迢从陕西、山西等地运粮,这样劳师动众的,想想那粮道战线之漫长,真真让人不寒而栗!

眼下开封之围已解,没有府城藩王失陷的燃眉之急,还是步步为营为好。

陈新甲等人的话让崇祯帝极为扫兴,他想中兴大明,所以是如此迫切的希望覆灭流贼,眼下机会就在眼前,又岂能放弃?最后他懒得听陈新甲的任何话,甚至连他人都不见,只一道道圣旨发往河南催促。

此时孙传庭也冷静下来,想想出关后战情种种,流贼确实有诱敌深入之嫌。流贼势大后,他不是没有与他们交过手,比如前段时间的潼关战事,他们没有这么的不堪一击。

眼前种种,他们确实有故意示弱的嫌疑,居心叵测。

而在陕西官军重占洛阳后,他左右的幕僚其实有提过建议,以洛阳为基地,修复城堞,招徕流民,开复屯田。这样进可战,退可守,待时机成熟时后,再东进或南下剿灭流贼。

又想起温士彦等人的告诫,眼下开封更是解围,确实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是……

孙传庭有些后悔捷报上的大话已经说出去,现在皇帝非常急切,他发来的圣旨一道比一道热切,一道比一道严厉。孙传庭终畏朝命,不敢逗留,他怀着侥幸的心理,万一的希望,在十月下,还是领兵向南阳进发。

……

十一月的塞北酷寒无比,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而来,走在雪中,一会身上就盖了厚厚一层,犹如棉花一般。

钟素素急急进入大都护府的议事大堂内,顿时一股暖意迎面而来,堂间墙中烧的火夹墙让她精神一振,浓浓的热气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她将身上的斗篷解下,递给了旁边的护卫,看堂中站了几个近卫,个个站得笔直,表情严肃,不过神色中略可窥出几丝的惶恐不安,钟调阳也是脸色冰冷的站在那里。

钟素素走上前去,低声道:“钟大哥,怎么样?”

钟调阳叹道:“大将军心情非常不好,午时都没有吃饭。”

钟素素啊了一声,她急急道:“末将进去看看。”

钟调阳沉吟了半晌,点了点头。

钟素素小心翼翼的走进花厅内,就见王斗坐在窗前发呆,他手上握着一只酒杯,看着外间,一动不动。

“大将军……”

看王斗这个样子,钟素素蓦然一阵心痛,她颤抖着声叫了一句。

王斗仍然木然呆坐着,良久,他发出一声叹息,声音长长,有若呻吟一般:“官兵又败了,孙传庭全军覆没,他自己亦战死沙场。”

他幽幽叹道:“历史的惯性如此强大,难道我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钟素素难过的道:“大将军,这怎么能怪你。你做的一切众将都看在眼里,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