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言蜚语(2 / 2)
二人这无厘头的对话让孟良很是咂舌,萧慕春与崔平则是偷笑起来,焦赞也是咬牙抿着,将笑意给强憋了下去。
玩笑过罢,何钰正色低声道,“兄长,小弟收到你上次留给我伙计的口信,便日夜兼程的赶来了,虽说已经有了安排,可是要离开着汴梁,怕是很难。”
郡主府与罗氏女等人所待的小院皆有重兵把守,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想要不惊动这些禁军,暗度陈仓把人带走,又怎会那么简单。
而且何钰还有着其他的担忧,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离了汴梁又能去哪里,难不成兄长他们要流离他乡,去那异地他国的高丽?
“唉……”
杨延昭叹了口气,坐在那砖石上,半晌才幽幽道,“今夕,恍然间,我竟然与天下人成了仇敌,造化也太弄人了。”
“兄长,你怎么会背叛朝廷,倘若真的如传言那般,做了辽朝的驸马,又怎么舍弃那荣华富贵,不远万里再回汴梁,只要等朝廷调查清楚,定会还兄长一个公道。”
看来他还不知道杨延昭已经见过了赵光义,并且又一次赴身险境完成了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是差点丢了性命。
苦笑了片刻,杨延昭小声将经过与何钰说了出来,后者听得,脸色一片惨白,口中不住的念叨,“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突然间,疾步上前,拉住杨延昭的衣袖,“不行,兄长,你不能待在这汴梁城中,趁着还没被发现,往闽南去,小弟给你安排去毗舍耶,那里少阳大哥传道,这一年来信徒众多,藏身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少阳师兄果然厉害的紧,在那里传承道家香火,只是不到最后,我还不想就这样离去,有些事情,还需算上一算才是。”
这句话一出,何钰脸色更加白了,抓着杨延昭的手又用上了几分力,“兄长,你这是要做什么,可不能去做那傻事,你若是出个三长两短,让郡主她们如何是好,让我与秋白以及诸位兄弟怎办是好?”
“这个我自有计较,只是危急时刻,还需今夕帮衬一把。”
何钰惨白的脸上多了丝异样的红色,呼吸也急促了起来,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兄长放心,即便是掉脑袋,小弟也会站在你这边,任由兄长差遣。”
“好兄弟!”
杨延昭很是感激的道了一句,继而将前两日的打算说了出来,“今夕,我需要你安排从北边来的商旅将我在辽朝的事情说出来,不管怎么样,在最短时间内,将消息给传散开来。”
“兄长放心,小弟定当办妥此事。”
二人又是说道了好一会,杨延昭让何钰准备些货物,若是要真的逃离汴梁,唯有借助于商队出城。
仔细的谋划着,待到日头西移之时,何钰才起身离去,接下来的两日,杨延昭不屈抗争的事迹在汴梁城传了开来,一时间,大街小巷,即便是妇孺老叟都在谈论此事。
似乎已经忘记曾经深恶痛绝的背叛朝廷贼子,更有认识杨延昭之人对着左右很是大声的说道,“我就知道小杨大人不是那种人,他可是大宋堂堂的状元公,去做那辽人的驸马为何!”
可是他这话一出口,便立马被嘲笑声给湮没,“你这厮,净做这事后诸葛,当初怎么没见你为小杨大人说半句话来?”
这般,前者面红耳赤,不吭声来。
如此,在何钰的策划之下,流言蜚语漫天而来,虽有人满是不信,但架不住街头巷尾的交口相诵。
无形之中,百姓也产生了个念头来,威武不屈,力战辽人,斩杀了辽朝于越,替手下将士报得大仇的小杨大人去了何处?
于是乎,沸沸扬扬之下,有心人开始考虑起杨延昭的下落人,更有耳目聪慧之人认为他是担心朝廷治罪而不敢进京,在众多士林学子带动下,一群人聚在应天府前要为杨延昭平冤,请求朝廷下诏书,赦免先前所定治罪,并加官进爵,以示对忠臣义士褒奖。
一波浪潮起,蛰伏在小院中的杨延昭自然是静观风云变幻,利用百姓舆论力量使得赵光义就范,这是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身为君王,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现在人尽皆知他杨延昭为大英雄,再要下杀手,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可是任杨延昭想不到的大麻烦也因此而来,这天,他正在小院中闭目冥思,却听得匆匆脚步声传来,不多时,便见外出打探消息的萧慕春脸色慌张的走了进来。
见到这情形,杨延昭当即心中一惊,莫非是出了什么大事情,否则几经生死的萧慕春怎会有这样的神情?
不知为何,竟让他有些不安,随即脱口而出的问道,“萧大哥,是出了何事?”
“公子,不好了,李至兄弟被抓进了大牢,性命堪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