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好眼红哪!(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三十九章好眼红哪()!

“《凡尔赛条约》让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圣堂.)而这份条约的签署情况是在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屠千军轻轻的对着罗斯福道:“罗斯福先生,您认为德国人会因此而罢休吗?!”

不可能!罗斯福心中想到。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就极为反对《凡尔赛条约》上如此苛刻的对待德国,甚至为此美国拒签了《凡尔赛条约》并拒绝加入国联。

可惜的是法国的强硬派包括了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克列孟梭、协约国联军总司令费迪南.福煦等强硬的要求要严惩德国,甚至法国总统乔治.克列孟梭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

而刚刚结束了战争,法**队便极为迅速控制了鲁尔工业区的重要城市如盖尔森基兴等,这种行为造成大批居民无家可归,同时法国将该地出产的煤通过铁路掠夺运至法国!

德国铁路工人为此组织了罢工以对抗法国占领者,但法国人显然不在乎这种抗议。甚至法**队直接将其中约200人处死了事。

这些行为无疑都加深了德法两国之间的仇恨,如果这样看起来似乎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后来德国在二战占领了法国之后非得要从博物馆里将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的那节车厢拖出来重新逼迫法国人签订停战条约。

这实在是一种极为残酷的报复,报复的是法国人在一战后对于德国极为严重的压迫。

如果是经济状况一直都很好,那么这种仇恨或许会缓缓的淡去。但战后的德国经济非常脆弱,虽然只支付了条约规定的赔偿金额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一小部分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并导致了近1/3的通货膨胀!

并且条约规定德国以矿产资源和工业设备赔偿,未能以现金支付的部分更激起了德国民众的不满。于是这种仇恨在根深蒂固的土壤中不断的成长着,不断的累积着()!

一旦有一个机会爆发,那么毫无疑问整个欧洲将会陷入一片的战火!而现在的经济危机无疑是让这种进程加快了,只是不知道这场战事将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发生罢了。(圣堂.)

便见得军子轻轻的往罗斯福的杯子里注满了茶水,笑着对罗斯福轻声道:“请茶!”

罗斯福默然的将茶杯举起,将杯中的茶轻饮而尽!对着军子沉声道:“屠,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我希望你能够对我坦白你所有的想法。”

这不由得不让罗斯福担心,毕竟一旦欧洲出了什么事儿美国肯定是不能置身世外的。美国和欧洲的各种经济往来、历史渊源……等等各种牵牵扯扯都注定了美国不可能置身世外!

如果欧洲的战局一旦爆发,势必导致的将会是整个世界的全面开战!届时,美国又如何置身世外?!如果置身世外,那么战胜国会放过美国吗?!

一战中的巨大伤亡导致了美国从1920年开始就一直在盛行着孤立主义,但罗斯福却深深的知道孤立主义最终的结果导致的将是被人孤立!

一旦一个国家被人孤立了,那么后果将是极为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孤立主义自然只是和平时期的一时政策。一旦进入了全球性的战争状态,那么孤立主义只能是自取灭亡。

“放心吧!这种情况的出现比较还需要时间。”便见得军子对着罗斯福笑着道:“即使是准备战争,德国人也需要时间来组织军队并研发武器。我们可以有准备的时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武器装备及加强人员训练这才是重点。不然,战争的初期我们将面临极大的损失。”

听得军子的话,罗斯福不禁苦笑。现在整个美国都在担心的经济危机的蔓延,没有人愿意去注意战争的危险。

整个美国在一战之后几乎再没有大面积的战争,在人们看来战争似乎太过遥远了()。至少相比起自己随时可能跌落的饭碗来说,这是在是遥远无比的。

而且由于经济危机,现在美国的军费被严重的削减。许多的项目都已经搁浅了,新的采购也在被缩减。现在别说研发就是保持现在的战备维护都有些困难。

如果不是如此,那四艘奥马哈级巡洋舰的出售也不会那么的顺利——因为这场经济危机实实在在的伤害到了美国。(《》.)所以国会才会那么轻易的同意了这次军购案。

“这些问题,我想现在来谈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便见得军子对着罗斯福笑着道:“或许,到了1933年的时候我们再谈会比较有意义些。”

“哦?!”罗斯福一愣,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军子要把这个问题放到1933年来谈。现在谈不可以吗?!

见得罗斯福那询问的眼神,军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重新将罗斯福面前的茶杯注满了茶水轻声道:“请茶!”

此时,关东军的司令部内却是一片的凝重!土肥原贤二毕竟在满洲经营多年,甚至担任过老帅张作霖的顾问!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总是会有人给他露出一些风声的!

“土肥君,你得到的消息可靠吗?!”便见得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阴沉着脸色对着土肥原贤二等人沉声道:“要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一旦这不是事实,那么将会让帝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彻底僵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