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死水微澜(2 / 2)
汪国华目瞪口呆,他与黄文鼎虽然认识久了,可是一直觉得此人除了慷慨豪迈仗义爽快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也一直很奇怪,为何张儒非要劝此人出来相助。
可黄文鼎方才一番话,让他顿时意识到,此人绝非一般!
此时大明精锐已经完全被牵扯在山海关以北,次等的在大同宣府防备蒙古人,再次一点的则在中原与诸家反王厮打成一团。皖南、苏浙一带确实已经承平已久,就连倭寇都不见了,守备极为空虚,如果义军一支主力突入此处,顺利的话,真可以攻到南京城下!
对大明来说,那可就是灭顶之灾区,大明如今财赋,大半可都仰赖东南半壁!
“哥哥所说甚是!”汪国华顿时抓住黄文鼎的胳膊:“与八大王、革里眼联络之事,就交与小弟了,哥哥辛苦,勾通四方英雄,这些许银两,请哥哥拿去花用!”
“放心!”
黄文鼎接过装着银两的小包,点了点头,转身便又从胡家庄中走出。
随着他走出胡家庄,原本看似平静的桐城,顿时暗潮涌动起来。
在黄文鼎离开胡家庄的同时,俞国振也离开了在陆山庄,在山庄门口,方其义依依不舍地拉着齐牛的胳膊:“下回去细柳别院,老牛你得教我骑马!”
“嘿嘿,小少爷尽管吩咐()。”齐牛与方其义也是挺投缘,恭声应命。
“密之兄长,我拜托之事,还请密之兄长尽快帮我做成了。”俞国振则在对方以智交待。
“放心,不唯是我,就是老大人那里,我也会替你催促,另外,钱穆斋、张西铭、陈卧子那边,我也会去信为你催稿……”
俞国振嘿嘿笑了起来:“如此,就拜托兄长了!”
告辞完毕,他向着在陆山庄的某个角落望了一眼,在那角落的楼阁之上,一个似有似无的身影悄然而立。
“走吧,石翁,老牛!”他向那个身影又望了一眼,然后吩咐道。
此次浮山之行算是大功告,他的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第一个目的是邀方孔炤、方以智两人写文章,方孔炤已经答应写一篇《孔子华夷之辨考》,方以智也要写一篇《崖山三百五十四年祭》,除了他二人之外,俞国振还请他们向钱谦益、张溥、陈子龙等文学名家邀稿。
对俞国振这种大肆约稿,方以智不太理解,但听俞国振说要将众人之文编成文册印刷发行,方以智便高兴了。此时文人,哪有不愿自己文稿被印成书册的,但中华虽是活字印刷术的故乡,却因为诸多原因,此刻仍是雕版印刷行事,印书成本不菲,却不是人人都能实现这个梦想的。
俞国振的第二个目的,便是在婚事上与方家达成了默契,现在只需要再请一位媒人择吉日上门下聘,便可将婚事定下来。
若是单以年龄而言,俞国振并不急着成亲,他如今也只是刚满十六岁,而方子仪更少,才年方十四,虽然俞国振早已通人事,懂得爱慕美丽娇俏的少女,可这个年纪就结婚,对女子来说生育是一道关卡。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族中长辈都当小莲和柳如是是他房内人,实际上他却尚未直正做出什么来()。
来到这个时代,他不会矫情,却也不会滥情。
小船带着他进入长江,再顺江而下,在刘家渡进入西河,从他离开襄安到浮山去,到他回来,前后花了六天时间。其中大半时间是因为他住在方家,与方氏兄弟二人禀烛夜话讨论杂学学问。
才登上岸,俞国振就发觉到有些变化,他惊讶地道:“怎么了?”
“小官人,五老爷回来了,又带了几船人,他们也只是刚到,按着小官人的章程已经安置好了。”迎上来的罗九河笑着回话。
此时沿着西河,细柳别院一共建了六座哨塔,因此俞国振的船还在几里外时,罗九河就得到了消息。听到他这样说,俞国振又是一愣:“这么快?”
在二月底的种珠之术拍卖结束之后,俞宜轩便按照安排前往登莱继续招募难民,如今方是四月十二(此前有误,我核对了一下万年历,这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离清明才七天),一个月多的时间,俞宜轩便将人带回来了,速度超过俞国振的想象。
因为这一次要招募的少年比上一回可要多上一倍,有近二百名少年!
“徐先生相助,此次招募极为顺利,不过登莱之乱已经平了。”罗九河回道。
原来徐林动用了他的人脉关系,俞国振点了点头。登莱之乱的所谓平定,其实是制造了更大的麻烦,判乱的耿仲明、孔有德逃往辽东,裹胁而去的工匠,将教会粗鄙的后金铸造大炮,自此以后,火器大炮之优势,再非大明所独占了。
——————————感谢分割线——————————<harles打赏。)
c</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