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捺钵(上)(1 / 2)
射礼服饰是有规定的仪礼载,宾主俱朝服但朝服发展到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射箭了,故而以玄衣白靴替代
待两人向主宾行礼后,陈恪让他们各取弓一把,箭四支,这叫‘纳射器’然后命‘获者’,也就是后世的报靶员,为射者指示三十步外,两个并排靶心的位置
待旌旗落下,陈恪下令道:“备射”
赵宗绩和萧胡睹相互一揖便脱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扳指然后将左脚踩到射位标记上,双目注视靶的中部,然后俯身察看双足,调整步姿
“依次而射,不得杂越”待他们准备好后,陈恪下令道:“一番射”其实按例还有‘诱射’,也就是他下场示范的,但陈恪考虑到过犹不及,那萧胡睹已经要爆炸了,不能再刺激了……
两位射手屏息凝神,等他下令
一通鼓响,陈恪道一声:“无射获,无猎获”意思是,‘不许射伤报靶者不许惊吓报靶者’双方便可以开射了
射仪用的靶名‘侯’,是用牛皮蒙制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别的东西,其中心位置叫‘正’,又叫‘的’……所谓‘一箭中的’,就是这个意思
赵宗绩先射出一箭后,再从腰间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后由萧胡睹来射如此轮流替,直到将各自的四支箭射完
报靶者扬声向堂上报告射中的结果,然后把箭拔下来……因为一番射是试射,不计成绩的
待靶子清理完毕便进行二番射,第二番射才是分胜负的比试
二通鼓响,陈恪宣布说:“不贯不释”意思是,‘凡是没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计成绩’
两位射手像一番射时那样轮流开弓射箭……
~~~~~~~~~~~~~~~~~~~~~~~~~~~~~~
尽管契丹人越来越不着调沉迷于所谓的汉文化,但托‘四时捺钵’之福,他们骑马射箭的祖传绝技没有丢
萧胡睹,字乙辛,自幼口吃视斜,发卷其伯父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因为长相独特,他从小没有玩伴但那双斜眼非但不影响他射箭,反而帮他瞄得准
发现自己在射箭方面的天赋后,萧胡睹便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上面从小到大,他射出的箭支数以百万计弓箭早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不管他心情多烦躁,只要手指一搭上弓弦,就能很快平静下来,心如止水,人弓合一……
搭箭、扣弦、开弓、瞄准、脱弦一箭中的
轮到赵宗绩了他手里的弓是陈恪去年刚送给他的但他练习射箭,已经有十六年了一方面,他那敏感的身份,使他缺少玩伴,让他专注于射箭场;另一方面,这个听着宋夏鏖战故事长大的青年心里一直有个火热的理想——西北望、射天狼
十几年的反复练习下来,早已经让射箭变得如吃饭喝水一样他稔熟射箭的一切技巧比如现在的拉弓动作是个爆发力,弓拉开了瞄的越久,弓弦地持续拉力,会导致持续用力的手臂发抖
而手腕抖动一毫,射出去的箭离靶标就会差八尺,所以射箭需快瞄稳了目标快射击,反而射得准——
嗖的一箭带着短促的破风声,正中箭靶砰地一声强大的穿透力,使箭支贯穿了箭靶,又飞射出去,扎在远处的马车上
场中所有人都呆住了
耶律德容猜想到,小王爷的箭术肯定很高,不然怎敢和契丹人比射术?但没想到竟高到这种程度他不禁暗暗捏了把汗
好在萧胡睹已经沉浸在弓与箭的世界中,不管赵宗绩什么情况,全神贯注射出第二箭——一箭中的
赵宗绩控制好力道也射出第二箭,这次没那么夸张,但还是连羽没入靶心
转眼间,两人各自射完四箭,全都正中靶心尽管赵宗绩射透了一个靶子,但规则上不会区别对待的
打平三十步,也是宋朝对弓手的最低要求
接着便进行三番射这次靶子被向外推了二十步,达到五十步这是辽朝弓手的最低要求
三通鼓响,两人又依次射出了四箭,依然都正中靶心当然这个靶心,要比后世那种好中些……做个类比的话,大概九环以内都算中的
又打平
四番射,靶子外移到七十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