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比试(下)(1 / 2)

加入书签

夏影赶紧走过来,给温婉拍了拍背。温婉顺了气以后,怒了:“你个混蛋,你要再敢占我便宜,我真抽死你?”

不说白世年,就是夏影对于温婉这样面上厉害,内里软弱,只有笑。也不想想,温婉若不是这样的性子,她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灏亲王却是哈哈大笑:“皇上,你这huā拳绣腿,可就太谦虚了。哈哈,不愧是我皇家女,就我皇室大打长了脸面啊!”

皇帝笑了下,面色很平静,好像说,刚才他就是谦虚。温婉本就厉害了。咳,皇帝真感慨,为什么温婉不是男子。是他儿子。

第三场是比武,这是真正的比武功。

温婉想了下后,问了一下夏影。转而道:“上次,是闻跃第一。姓白的,如果你赢了闻将军,再比。赢不了,再跟陈将军比试。比试之中,点到为止。”温婉是不想比试的时候,见血。

闻跃看着温婉道:“郡主,刀剑无眼。既然比试,就应该拿出真功夫,点到为止,就好比喝清水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比?”

温婉看着白世年:“你看呢?”

白世年要在温婉面前弱了气势:“无妨的,你放心,我会赢的。”

对面的闻跃听到白世年的话,眼里的怒火掩都掩藏不住。什么意思,把他当成无物不成。可恶的家伙。看他等会这么把他他打得他跪地求饶。

温婉撇嘴,不过看着他们两个人的侍卫都奉上了武器,白世年拥的是一把秋水剑,闻跃的是一把长枪,都是利刃。

温婉看着两人拿的都是杀伤性极大的武器。张了张嘴,可是话到嘴边。他们自己都同意了,她再反对不好。温婉想了下。让夏影去问皇帝。请皇帝拿主意。

皇帝的话。既然比,那就见真章。但不能下重手。也就是说,不许弄成重伤。

武试,以半炷香为限。两人的武功。温婉知道很厉害,夏影说旗鼓相当。那就看看怎么以个旗鼓相当。

最先出招的是闻跃。枪尖发出一片寒光。温婉都感觉一股凌厉之极的劲风正向着白世年扑去。白世年心念转动奇快。长枪和秋水剑相交,擦出一片火。

闻跃攻势凌厉,但是他的枪想要向前推进一寸都是艰难之极。两人你攻我守。你守我攻。谁也占不到便宜。

温婉嘀咕着:“你还真说对了。两人的武艺,还真是旗鼓相当。”

夏影轻笑了一下:“虽然武功旗鼓相当,但是,这一局,肯定是白将军赢的。”

温婉虽然对武艺不大熟悉。但是看得出来,半柱香的时间过去。闻跃有些急躁了,出招更为凌厉。但是白世年却是稳若泰山。功夫差不多。但是着心性,差了些。

温婉正在想着事,就看见闻跃刺了白世年的左胳膊一枪。当然,闻跃自己也受了白世年一剑。闻跃痛苦的表情,很明显伤势要比白世年重。白世年手上了伤,却是面不改色。

温婉看着白世年左手上,流出血。夏影在旁边看着,郡主眼神连个波动都没有。咳,郡主也贼无情了些。夏影深深为白世年鞠躬一把。

其实温婉心里恼火着呢,只是不流于表面而已罢了。不过见着白世年开始处于上风,虽然有些小伤,但是要赢应该没问题。于是转身,组合南北离开了比武场地。

夏影见着温婉要离开,有些诧异。温婉似笑非笑地说道:“你不是说白世年肯定第一。那还有什么好看的。先回侧殿,把这身衣裳换了。”

真正入了比试,白世年也不可能去关注温婉。等他比完以后,发现校场上,已无温婉的影子。

温婉会后殿换衣裳去了。夏巧给温婉盘头发。夏影走过来道:“郡主,白将军得了第一。白将军骑射、武艺三项全部都是第一。”

温婉听了,也没个反应。在首饰盒里挑选珠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不三项第一,只一个结果,没诚意。

一行人比试完了以后,被引到了文徳殿里。在文徳殿里,第二关,文比。

一行人到文德殿,先给皇帝行礼。皇帝没发话,静候。众人也就老实地在那里等候。一会,听见外面的太监叫道:“郡主到。”

温婉已经换了着装,换回了女装。一走进来,大殿里的几位将军,都是一愣。白世年的眼睛却是闪亮闪亮的。

温婉头戴珍珠螺旋头面,绾着七宝珠钗;项上戴着金镶珊瑚项圈,项圈红黄相映成趣;身穿杏黄色彩绣祥云纹华服。与刚才的英姿飒爽不通,如今的温婉,雍容华贵。

“郡主跟那天的那个宫女,不是同一个人呀?”鲍宝刚自言自语着。此时雍容、华贵、气势逼人的郡主,怎么也不能与那天的丑丑的宫女相提并论啊。

温婉听到他小声嘀咕,一记利箭般的眼神扫射过来。鲍宝刚心一震,竟然莫名涌现出一丝恐慌。待温婉回转过头。鲍宝刚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嘀咕着,这才是真正的皇家威仪。上次真是走眼了。不对,应该说,郡主怎么那么多变呢!

皇帝看着温婉,觉得脸上特别的有光。

温婉清冷地说道“第一局,比诗词,两人各写一首诗词;第二局,比书法,由我来评判谁得书法最好;第三局,比棋艺,也是与我对弈。”

温婉饱含威严的声音,让鲍宝刚暗暗咋舌,跟那日的宫女整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啊。他怎么就那么眼拙呢!

温婉说完,很平静地看着白世年:“闻将军与陈将军都已经赋诗一首。就不用再重复比试了。为了以示公平,你所作的诗词,我的要求,大气、有深意。”

“好。”白世年没有任何推辞。白世年想了好一会挥笔而下:少年奇气称才华,登岱还浮八月搓。我定玉龙亦无负,清尊安宁百姓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